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要想富,先修路。老青岛都知道有一条台柳路,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公路",修造年代是1904年至1907年,尚在清代末期。"台柳"名称之来源,按照道路命名的惯例,取自起终点的地理称谓,"台"指的是台东镇,"柳"是南九水的柳树台。

可想而知,在百年前封建王朝末期,修筑一条三十余公里的"超级公路",是怎样的难度,当然这也是德国殖民者的手笔。毋庸置疑,这条道路为打通青岛市区至崂山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许多人进出山水间,不再通过海上交通。

如今的台柳路,在城市化大进程中,已经被割裂为几段,仍然存在的"台柳路"只剩下五公里多点,即便行走在这条百年道路上,对于它与台东和柳树台的关系,新一代市民中,知之者甚稀了吧。

今天来说说,与中国第一公路"台柳路"相关的那些事情。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柳树台和竹窝村,大诗人的幽默感

著名诗人郁达夫先生,曾经在1934年夏,被杭州的暑热"逼"到渤海之滨的青岛(笔者:此处订正为‘黄海’,应看官提醒修改)。应友人汪静之、卢叔桓之函邀,大约一个月的居留,郁达夫先生把青岛的山水名胜大半走遍。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青岛)比无论哪一个港市,都要清新些,美丽些。"关于青岛的最终评价,大诗人用了这样的比喻,"以女人来比青岛,她像是一个大家的闺秀;以人种来说青岛,她像是一个在情热之中隐藏着身分的南欧美妇人。"

在游览崂山蔚竹庵时,郁达夫由双石屋村一路北上,途中经过了"柳树台"和"竹窝村"两个地方,这里还存有一方"段氏妇之节烈碑",系同治四年所立。诗人更感兴趣的,却是这两处奇特的地名,他在日记中专门提及,"柳树台无柳树,竹窝中不见竹,尤觉可笑

",感到甚是有趣。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竹窝村的名称,是市长沈鸿烈所改

关于竹窝村,其实原本不叫此名。据史料,清初康熙四十年(1701),有崂山段家埠村的段氏兄弟迁居到"北崖子"戴家埠定居。后第十世孙段云山,自戴家埠村迁居至蔚竹庵附近重新立村,见此村西北山上多野猪兽穴,遂称此地为"猪窝村"。

1936年,时任特别市市长沈鸿烈来到此地,闻听有村名"猪窝",感觉实在不雅,恰好看到村子不远处有一片翠竹掩映,当即改名为竹窝村,沿用至今。不知郁达夫知此典故,会不会大跌眼镜。(此处时间存疑)

按:此处沈公更名猪窝时间,与郁达夫游崂存在冲突。查资料并无引用错误。所以或许其中之一有记载问题,个人以为,郁达夫来青有明确记载,或许沈公传闻时间点存在误差。

其实老青岛很多地理掌故,都与这位沈市长有关,如今,像这样实心经营城市的长官实不多见。沈公1931年末到1937年在青执政六年,没有什么"比学赶超"的口号标语,却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至今青岛人仍认可他是历史上最好的少数几位青岛市长之一。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柳树台上无柳树,即墨学者早有疑问

柳树台在折崮顶西北,竹窝村的北边,海拔五百余米,东西有山峙立,中间存有夹口。《胶澳志》记载,"

柳树台为入山之孔道,南赴巨峰,东往北九水,于此分道",是崂山一处重要交通道口,从这里东行十二公里,可至崂山最高点巨峰,往北一公里可达北九水。旧青岛时,但凡到崂山旅游的客人,去北九水景区,多选择由南九水入山,经柳树台至北九水,也就是当年沈鸿烈走的路径。

据传柳树台立村之时,村子周围确有柳树,在附近山峦平台之上,所以得名,后被并入竹窝村管理。即墨学者蓝水曾有《柳树台》一诗,其中有"青杨无一树,何以柳名台"一句,可见至蓝水先生来此时,柳树台已经没有柳树存活了。而此地附近尚有德国人、俄国人所建宅邸、院所,如今也淹没于荒草中。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德国殖民者的大手笔,四分五裂的台柳路

德国殖民者经营胶澳(青岛旧称)还是比较用心的,他们在崂山择地修建了度假区和疗养院,眼光确实不错,但交通成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们规划了自市区北部到崂山中部的公路,起点是台东镇,经过李村直达柳树台的两山夹口,全长33.5公里。

从1904年立项,至1907年正式通车,规划可以行驶汽车,是山东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能够通行汽车的现代公路。如今的台柳路,早已不复当年,从李村往东一段,已改称九水路;山东路往西则称为西吴路;鞍山路到海城宾馆的一段,更名为哈尔滨路了。在新都心一段,更搞出个"1907文化街",用来纪念曾经的百年老路。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台柳路之繁忙,是老青岛的景区必经道路

民国教育总长、近代学者傅增湘先生,在1932年八月游崂日记中写道,"自青来游者,车行至此止。有德人旧时病院楼房两所,荒凉壁立山阿中。有新屋数楹,俄人所建客邸也"旧青岛入崂的客人,经过台柳路至柳树台,到此车止,剩下的道路只能步行。这里耳熟能详的地名,尚有弹月桥、王子涧等。

当年在弹月桥,还有许多轿夫在此等客,专为游玩的达官贵人,赚几个辛苦钱。大作家王统照先生,在他的《轿夫的话·崂山道中》一文中,描述三十年代崂山南九水山民以抬轿为生的生活窘况,诗中写道,"你看这荒山薄岭,瓢大的地,碗大的田。在山坳里和山沟里才有人烟。扛轿、砍柴,靠山吃山,哪里来你们吃絮了的白米、面"。对高居社会顶层的达官显贵们发出强烈质疑。

崂山多山石,少田地,乡民的主要职业是扛轿、砍柴。台柳路是当时青岛唯一一条公路,游玩的人也很多,更是催生了抬轿这个行当。蓝水先生在《崂山志·南九水》一篇中所记的入山道路,是百年来无数游客所必经镇,如今许多已被拦上铁网,游客穿行如在"囚中",颇失意境,文旅之过也。

青岛:柳树台无柳树,竹窝村不见竹,中国第一条通车公路在此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