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岳飞繁华落幕(二十六)

文|羽林轻骑

来自外部金兵的威胁缓解后,赵构和秦桧要着手解决来自内部的威胁了。


所谓内部威胁,就是掌握兵权的军头了。


纵观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们,除了屌丝出身的刘邦、朱元璋、李自成之流,在实在没有活路的时候中了彩票,凭一条烂命拉皇帝下马,其他的都是食官家俸禄的家臣,这些家臣多有大功,但一旦有机会就如同踢倒烂墙一般,将他们的官家踢下龙椅。


破黄巾,灭袁绍,诛吕布的曹家夺了刘家的天下;南征北战抵挡吴蜀的司马家夺了曹家的天下;有开疆拓土大功的北周大将杨坚夺了宇文家的天下;有镇压反贼大功的隋朝大将李渊夺了杨家的天下,忠心耿耿不离左右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夺了柴家的天下。

杯酒释兵权-岳飞繁华落幕(二十六)


其实都是实力惹的祸,有了实力,当然要任性。


有了上述的教训,赵构解除他手下军头们的兵权,当然理直气壮。


但解除大将的兵权,历来是个高技术活,尤其是解除驻外大将的兵权,稍有不慎,就容易闹出兵变,严重者危及自身。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数。


因此,秦桧招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三大将回临安,他的内心其实异常忐忑,毕竟和三位重兵在握的武将做对,要冒很大风险。好在武人相轻,这三大将也彼此不和,不用担心他们串联起来作对。


诏书发出后,韩世忠和张俊很快按规定的时间到了规定的地点(双规),唯独见不到岳飞的身影。


再想想赵构对张俊的教训,就可以猜到,此时在赵构的心理,韩世忠、张俊和岳飞这三大将,到底谁是忠臣,谁是不可信赖者。


岳飞在规定的时间渺无音讯,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并不值一提,或许有路途遥远,最多就是耍耍性子而已,因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但在当时,却把秦桧等人吓得不轻。

杯酒释兵权-岳飞繁华落幕(二十六)


重兵在握又会打仗的岳飞,到底什么原因不到,在无任何消息的情况下,秦桧和助手参知政事王次翁只能瞎猜,二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第二日就是约定的宴席时间,秦桧亲自对负责宴席的官员说:“再延后几天,等岳少保来。”并嘱咐厨房在原定菜单上再增加些菜肴和宴席用具。


等了六七日,岳飞终于到达,秦桧等人总算长舒一口气。


既然召三将回来是行赏,当然要加封官职,三将都由宣抚使晋升为招讨使,韩、张、岳三人大大的高兴。


封官之后,三大将暂时留在临安,权当放假。让三位大将心情完全放松,借以观察,也是秦桧的目的。


之前,秦桧对这三大将从未如此近距离的观察过,现在看来,三位大将的性格确实鲜明。

史载,韩世忠自制了一副与众不同的一字巾,走到哪儿都裹在头上(韩世忠出身西北草莽,以他的文化品位,很难制作出如此时尚的时装,倒是他的在楚州前线去世的夫人梁红玉,出身武将世家,又精通翰墨,为韩世忠设计服饰倒是很可能。),身边总是簇拥着一大批亲兵,此人出身草莽,一辈子改不了黑社会老大的脾气。秦桧见韩世忠如此庸俗,根本不像国家大将,心中很不高兴。


岳飞则穿着体面,气质超然,说话款款有序,从无迎合之意,这样脱俗的相貌气质,与其说让秦桧感到忌讳,不如说更让赵构忌讳。


相比韩,岳二人,出身世家的张俊中庸得多,此人已经琢磨明白了赵构的意思,知道朝廷要罢免他们的兵权,便主动和秦桧沟通,赞同和金议和。


秦桧得到张俊的表态后,立刻将他单独引荐给赵构,赵构对张俊嘉奖之后,又对他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李光弼和郭子仪都是唐朝名将,也都有大功,但李光弼不听朝廷召唤,最终招致构陷,而郭子仪则以朝廷马首是瞻,最终以勋名福禄自终。你们都是有功之臣,该有所取舍,明白是非厉害。”


赵构一番话,使得张俊从是非漩涡中脱离出来。


而拉拢了张俊,赵构和秦桧心中更加有谱。赵构再次召集三将开会,对他们道:“以前你们都是宣抚使,现在你们成了招讨使,兵权更大了,我希望你们三人要更加团结一心,不要分彼此,如能做到,合你们三人之力便是天下无敌,类似金兀术这样的对手又何足挂齿?”


给了三大将如此的褒奖后,赵构立刻祭出他的杀手锏,对三大将分权了。


赵构道:“你们已经不是小小宣抚使了,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国家根本,因此你们部队的调动必须有我的旨意,由三省司和枢密院到我这儿领旨。你们部队中统制官以下的将领,在军衔前都加上御前字样,依旧驻扎各地,我随时可以召见他们,我也有权对他们进行调配。”


“用偏裨以分其势”,出自主战派王庶的计谋,由议和派秦桧和赵构实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