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李学明《序跋集》之十

囗李学明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平民诗人李冰如)

巴渠诗歌与郭沫若、艾青一代大师相连。巴渠诗歌的源头,在达州,在渠县,得从李冰如说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达县地区新达农机厂工作时,厂里的文学青年口不离李冰如。八十年代初期,我在给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当秘书时,有机会接触张爱萍、魏传统,前些年写了有关三人的三本书,他们都是李冰如的同事、诗友。

李冰如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渠县的文化名人,半个世纪写了万首诗,成稿十卷,他还与诗坛泰斗郭沫若有诗书往来。达州搞文学的,对他无人不知。他是诗人梁上泉四十年代的老师。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梁上泉先生见恩师李冰如诗词手稿,依依不舍,热泪盈眶)

然而,乡人很多却不知道李冰如其实是三汇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李学于(李冰如的侄儿)那里得知,他们老家在渠县三汇一个叫“烂巴子”的地方。这“烂巴子”不就在三汇区汇东乡先锋村(现在属白蜡坪村)么?我家的祖田三牙田就在烂巴子,距家三里地。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2006年2月26日,在达州市,我与李学于一道,到李冰如居所“凤鲤居”(由诗人、书法家魏传统少将书写)看望冰如先生的女儿李万霞、女婿刘既明,他们也谈到祖居烂巴子,并将《李冰如诗选》、《李冰如诗文书信选》送给我,

第一本《李冰如诗选》(1918—1976年作),由梁上泉选编,1997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第二本《李冰如诗文书信选(1918—1976年作)》,由梁上泉、刘光清选编,刘也是李冰如的弟子。书名由张爱萍题写,2001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诗选》是一部达州诗歌史。梁上泉在《师恩不尽今昔情》的前言中说:“李冰如自1918年起到1976年为止的五十八年间,写下了近百卷上万首的诗稿,由他的女儿、女婿、孙子完整无损地保存至今。”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写到七十年代,从二十一岁写到七十九岁,从民国初年写到新中国,中国诗坛能有几人?成诗百卷万首,虽历经战乱,居然却完整保存并装订成册,又有几人?先生一生从教,一生写诗,实乃一“平民诗人”。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李冰如故居凤鲤居)

《诗文书信选》是一部达州的革命史。二十年代中期,李冰如成立“青年书报社”,作《唤醒民众歌》。张元昌是陈毅(元帅,诗人,革命家)派来达县接头的地下党负责人,与李冰如多有交集。三十年代,李冰如组织戛云诗社,结集《血碧诗抄》为抗日鼓与呼。

四十年代,他将《春风的鼓吹》自费出版,伸张正义,与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说“不”。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一边执教,一边写诗,颂大好河山,唱美好生活。

李冰如的近百封书信,实乃珍贵文物,有1929年9月25日、1929年11月18日、1937年7月12日写给张爱萍的三封信。诗人、书法家、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早年与李冰如共事时一起闹学潮,交情颇深。

有1938年3月30日写给郭沫若的信——1937年郭从日本回国抗战。李冰如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为学生选印拙著新诗50首,内容形式,向多受先生影响,恨不得亲临左右,尽将所作请教”。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李冰如墓地)

尚存的1958年2月3日郭沫若给李冰如的信中说:“诗十八首都拜读了。诗有真情实感,并有不少的佳句。‘卫星人造已飞天’,可惜上联不相称。‘劳力劳心统一尊’句,犹可诵。”李冰如对郭沫若的点评十分感佩,即赋诗一首:“百份落水响声无,忽地惊来万里书。竟有高师佳句赏,筚辉陡增凤鲤居。”

接着,李又寄二十四首诗给郭。郭于4月29日回信称:“蒙示称有关弟诗二十四首,已拜读,真挚之情溢于字间,甚感。”李冰如又在《寄郭沫若》诗的序中写道:“得沫若二次复我,并附还寄诗。

见圈阅一过,推敲数字,如遇诲弟,批再酌陈,殊深感慨,因得三首以寄”。弥足珍贵的是,郭沫若的两封亲笔信,至今尚存。到了1963年,李冰如在《柬沫若》中写道:“长波飞沫若,万里化冰如”。李冰如与郭沫若的师友情,一直持续到1975年,当是中国诗坛的佳话。

人说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都是一代文学大师。达州诗坛文坛,能与郭沫若比肩论诗者,唯李冰如也!

刘既明在书上题写“学明弟惠存”。称我为弟,是因为我告诉他们,烂巴子离三汇镇只有七、八里地,先锋村的人都姓李,属三汇李家祠堂。李万霞、李万霜、刘既明与我同辈,他们的儿子,都按李家辈份(学、先、守、清)排,叫先达,先逵、先卉,属我的晚辈。万霞、万霜、既明与我通信通电话,约定李先逵由加拿大回国时,我当向导,他们全家回乡祭祖。可是没隔几个月,万霞去世,万霜既明寓居渝州,至今未能成行。

关于李冰如是三汇汇东乡先锋村人,我也看到1932年3月1日,李冰如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祖居三汇老屋,时移事易,地远人疏,搬家不便。拟把祖业所遗,与二叔幺叔剖分清白,尽行出售。”这里白纸黑字写着“三汇老屋”,即“烂巴子”老屋也。刘既明告诉我,李冰如曾对他们说,全家是灾荒年从渠县三汇烂巴子移居达县的。

渠江文明的碎片〡三汇平民诗人李冰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