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大会战”擦亮海东生态名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海东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践行省委“一优两高”战略指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补齐植绿增绿“短板”,提升绿色颜值,主动攻坚克难,连续三年来开展的春秋两季百万人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让“海东绿”成为了一张响亮的生态名片。

从省委书记王建军率领省四大班子三十余人在机场周边植树时起,海东全市上下把这项工作作为坚决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之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精心谋划,并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作为最直接的抓手,大力倡导、高位推动、连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开启了海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近年来,海东市以尕布龙精神为指引,以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6轮声势浩大的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百万人“大会战”,参战人员涉及全市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农民、宗教界人士、驻市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志愿者等,累计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空前热情与行动高潮。三年来,海东市累计投入资金高达17.75亿元,其中,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筹7.83亿元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7.2万公顷,完成植树2294余万株,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超额收官。

同时,海东市以“河里的问题岸上治”为原则,以将湟水河、大通河两岸打造成绿色生态长廊的目标,紧密结合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下大力气重点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现在的36%,生态品质不断提高,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贡献了海东力量。三年来,全市国土绿化及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近120万个工作机会,增加群众劳务收入高达9600余万元,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3.98万个,增加劳务收入1118.4万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林草生态管护岗位4222人,年平均工资近1万元以上,有力助推了生态脱贫攻坚进程。

连续三年的义务植树“大会战”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海东市通过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共植33.33公顷“民族团结林”,成功化解了历史上形成的界限纠纷,增进了民族团结;每年组织动员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绿化造林,维护了社会稳定;与驻地部队官兵并肩携手义务植树,深化了军民鱼水情,凝聚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发展力量。

如今,随着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的深入开展,海东民众切实感受到山绿了、水清了、环境美了,农民务工的路子更加宽了,收入不断增加了,幸福感不断提升了。外来客人切实感受到青海变化大了,环境更有特色了,海东更宜居宜业了,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