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提示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提示


1987年洛伐他汀获美国 FDA 批准上市以来,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不断问世。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并早期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以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临床许多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甚至使斑块消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降脂药物。


1 他汀类的服药时间

●人体合成胆固醇的酶在夜间的活性最强,故临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能更好地抑制该酶,达到最好的效果。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半衰期长,24小时都能发挥作用,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

●氟伐他汀等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当制成缓控释制剂时,也可在每天任意时间服用。

●血脂康胶囊(含有洛伐他汀)可早晚饭后各服用2粒;轻、中度患者也可晚饭后服用一次。

●食物不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吸收,饭前或饭后吃药都可以。

2 他汀类的相互作用

理论上凡是能抑制CYP3A4的药物都可阻碍多数他汀类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使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肝病,特别是肌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生致命的相互作用的药物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指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除外)、吡咯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地高辛、维拉帕米、胺碘酮、环孢素、蛋白酶抑制剂及饮食(西柚汁或酗酒)。

瑞舒伐他汀既不是CYP3A4的抑制剂,也不是酶诱导剂。另外,瑞舒伐他汀是这些酶的弱底物,故瑞舒伐他汀与氟康唑(CYP2C9和CYP3A4的一种抑制剂)或酮康唑(CYP2A6和CYP3A4的一种抑制剂)之间不存在具有临床相关性的相互作用。与伊曲康唑(CYP3A4的一种抑制剂)合用,虽可使瑞舒伐他汀的AUC增加28%,这种增加不被认为有临床意义。因此,估计不存在由CYP3A4介导的代谢所致的药物相互作用。

3 他汀类的肝毒性

他汀类降脂药都可引发肝转氨酶增高,如果肝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需要减量或换药;如果出现肝炎、肝功能不全征象者:如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吐泻、黄疸、肝痛时,不管转氨酶高低,应立即停药。

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査肝功能,如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査一次。

提示:如果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乏力、肝区隐痛、黄疸表现时,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4 他汀类的肌毒性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他汀类药引起的肌病包括:

●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不伴CK(肌酸激酶)升高;

●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CK升高;

●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伴CK显著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

提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如果出现肌肉酸软、压痛、疼痛、僵直或痉挛(非夜间痉挛)表现,或无力症状,或排褐色尿时,应立即就医,并监测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