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狂奔 他们从未停歇过

疫情肆虐,他们冲锋在前

形势转好,他们默默坚守

星夜出征、无悔“逆行”的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

有25个名字属于

他们其中

有才下高原又上前线的老党员

有依依不舍告别幼子的妈妈

有兼具“军嫂“身份的军人护士

有没回家看过一眼的湖北籍医生

他们用不离不弃践行

“不让一个病人掉队”的永恒誓言

才下高原 又上“疫”线

吴成利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副主任医师

“党员就是旗帜,身为党员要作出表率。”这是有着20多年党龄的吴成利常说的话。

疫情发生之初,他刚从海拔近5000米的西藏申扎执行完四个月的医疗援助任务归来。顾不上休整,他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工作。当得知医院将抽组人员驰援武汉的消息后,他又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

八岁的儿子听说他又要离家,满脸委屈地说:“爸爸,你怎么又有任务?让别人去不行吗?”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爸爸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军人,人民需要我的保护。”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作为医疗分队临时党小组组长,吴成利平日里除了和其他战友们在一线收治病人外,还肩负着统一大家思想动态的重任,遇事第一个冲在前,他用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凌晨“红区”插管记

吴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副主任医师

3 月12日凌晨,大多数患者都已进入了梦乡,突然呼叫系统响了起来:29 床呼叫。留守在“红区”的吴炎迅速起身,快步跑去。

只见患者呼吸越来越急促,神志越来越涣散,倒在了床上。他立即大声叮嘱护士:“上心电监护、测血压、血氧!”随即心电监护显示:血压 160/100、心率 120、呼吸 35、指脉氧 80%。情况异常危急!

紧急处理后,患者指脉氧仍逐渐下降至 70%。他意识到无创呼吸机力度还是不够,于是紧急呼叫医疗总值班,寻求气管插管准备。23:30,插管组的队友及时赶到。可视喉镜挑开咽腔,暴露声门,瞬间下管,全程不超过 15 秒,这是感染三科第一例气管插管!不久,患者指脉氧饱和度逐渐提升,紫绀情况明显缓解。

考虑患者的后续治疗,吴炎立即决定再给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随着呼吸机的使用及药物的持续输入,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吴炎和队员如释重负——他们知道这个患者算是从死神手里救回来了!

“90后”的特殊军礼

杨霞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治医师

照片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确诊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一位是从千里之外逆行武汉抗“疫”的医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军人。

病床上的老爷爷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曾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位名副其实的“90后”。而负责为老人治疗的杨霞医生,是从湖北大地走出去的女军医。

刚住进病房时,老人家情况一度非常危险,他担心着同在隔离的儿女们,心情也很沉重。杨霞得知这个情况后,每天都来到老人身边,用家乡话拉家常,并宽慰老人:“您和战友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国家,现在,我要和战友们守护好您。”

经过医护人员们精心照料,老人家的情况渐渐好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一次例行查房的时候,老人家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来,朝杨霞敬了一个军礼——

这是一名患者对一名医生发自肺腑的感谢,更是一名老兵对一名军人的最高礼遇!

今夜,你是最美“女神”

刘洁怡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治医师

刘洁怡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疫情发生之初,她安顿好家中的幼子,就毅然报名请战。

“三八”妇女节那天,她正值夜班。午夜时分,对讲机里响起了总值班的声音:“各科室请注意,有200名患者要马上收治入院,请做好接收。”这是来到光谷院区后,收治患者最多的一批。不一会儿,就有21名转运来的病人分配到感染三科病区。她有条不紊地把病人安排好床位,测量生命体征,筛选出重症患者,并依次询问病史……

当写完最后一名病人的病历时,挂钟的指针已指向了7点。把所有病人的情况交接给战友后,刘洁怡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朝洁净区走去。头顶明亮的灯光将她瘦小的身影倒映在长长的走廊——今夜,你无愧为最美“女神”。

我们都是“自带光环”的人

尚甜甜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护师

尚甜甜是一名军护,也是一名军嫂。身材瘦小的她始终坚守在隔离区,除日常护理工作外,她还担负起病区的清洁打扫、病人的生活照料等事务。

3月的武汉,尽管还是料峭春寒,但每次脱下防护装备时,甜甜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脸上也被护具勒出了深深浅浅的印迹。但爱美的她从没有因此苦恼,还总是笑着对其他姐妹说:“只要能把病人治好照顾好,啥都值了!”

家中年幼的儿子是她的牵挂。与家人视频连线时,每当看到孩子依恋的眼神和眼角转动的泪花时,她都温柔地告诉儿子:“妈妈和爸爸都是头戴军徽的人,要去保护更多的人。”孩子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话,但他知道那枚闪亮的徽章一定很重要很重要……

冲锋一线的“美少女战士”

张萱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护师

90后“美少女战士”张萱,每天为病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喂饭、换尿布、洗澡,从不皱一下眉头。“要是被爸妈看见了,肯定要‘吃醋’了,我对病人好像比对他们都好呢!”小姑娘开玩笑说。

最近,张萱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当大家唱起生日祝福歌,她的眼圈红了——“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来这里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但行前路,莫问归期

只要人民呼唤

就坚守到最后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