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三十年戰爭是發生在神聖羅馬帝國(近代早期歐洲最大的國家)境內的、一場有關政治和宗教平衡的衝突。它爆發於四百年前,導火線是1618年著名的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四百年前,海因裡希·馬提亞斯·圖爾恩率領一幫心懷不滿的波西米亞貴族闖進了哈布斯堡王朝官員的會議室,後者代替抱恙在維也納的皇帝馬提亞斯治理波西米亞。憤怒的波西米亞貴族發現他們要找的人大多都不在,便逮住威廉·斯拉瓦塔和雅羅斯拉夫·波里塔·馮·馬丁尼茲兩位官員。一番短暫的爭執後,兩人被綁起來扔出窗外,這時好幾個在場的人還沒有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兩人的秘書菲利普·法佈雷加斯求饒,不想卻引起了起事貴族中強硬派的注意,他隨後也被扔了出去。三人雖然受了點傷,但都活了下來,而且法佈雷加斯還能跑去向維也納當局發出警告(他後來被封為"馮·霍亨法爾",意為"從高處掉下來")。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描繪"擲出窗外事件"的木刻版畫


這一事件引發了後來的三十年戰爭,幾乎將其他所有歐洲國家都捲了進來,它們不是直接參戰,就是間接地向參戰方提供支持。西班牙、法國、丹麥、瑞典和特蘭西瓦尼亞都至少一度直接介入戰爭;英國、荷蘭、波蘭—立陶宛、奧斯曼帝國、教宗國和許多意大利邦國都間接介入了戰爭,主要是向一個或幾個直接參戰方提供財政或軍事援助。雖然有些人會將三十年戰爭與同時期其他歐洲戰爭並在一起,但它是一場獨立的衝突。儘管如此,它還是與其他重要戰爭有關係,最著名的是西班牙和新生的荷蘭共和國之間發生的尼德蘭起義,或者叫"八十年戰爭",一共分為兩個階段(1568-1609、1621-1648)。三十年戰爭的後半部分還與一場獨立的法西戰爭相重合,這場戰爭從1635年一直打到1659年,儘管結束了尼德蘭起義和三十年戰爭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也試圖結束這場戰爭。這場法西戰爭反過來又引發了加泰羅尼亞起義(1641-1654)、葡萄牙獨立戰爭(1640-1648)以及那不勒斯起義(1647),這些戰爭妨礙了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的最後階段對奧地利進行支持。另外瑞波戰爭(1624-1629)和瑞丹戰爭(1643-1645)也影響了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戰爭進程。同樣造成影響的還有法國境內的一系列內戰和起義,先是(雨格諾派起義)一直打打停停地持續到17世紀30年代,然後在1648年到1653年又發生了非常不同的"投石黨運動"。最後,許多參加三十年戰爭的士兵也投身了英國內戰,包括王軍騎兵統帥魯伯特親王,他的父親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五世是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後的主角之一。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三十年戰爭時期的歐洲形勢


本文將簡要回顧戰爭的起因、它為何持續這麼長的時間、它的影響以及怎樣結束的。這樣就需要將"擲出窗外事件"放到當時的背景中,傳統觀點認為該事件引爆了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我們要對這種觀點進行重新審視。其實,這一事件是波西米亞境內一些具體因素的高潮。人們先是沒能阻止波西米亞爆發起義,後來也沒能控制住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的危機,導致一場本該是短暫而局部的戰爭演變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毀滅性大戰。

為什麼戰爭打了三十年?

"擲出窗外事件"的起事者和哈布斯堡王朝都不想打曠日持久的戰爭,雙方本來都希望只要秀一秀肌肉、放一放狠話,就足以結束這場危機。所以我們就有了一個問題,帝國的問題為什麼要花上三十年才能解決?為了理解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考察一下當事人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對於斐迪南及其繼任者斐迪南三世而言,這並不是一場戰爭,這是一場叛亂。他們的敵人是叛亂分子,自動被打入另冊,成為"惡名昭彰的亂黨"。這就讓哈布斯堡王朝可以任意剝奪他們的財產。17世紀2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幾乎連續不斷地打了一連串勝仗,使之成為了可能。在1620年11月波西米亞貴族兵敗白山戰役後,發生了1945年共產黨政權上臺前歐洲最大規模的私人財產轉移,從叛亂分子那裡沒收的土地被分給或賤賣給仍舊忠於哈布斯堡王朝的貴族。哈布斯堡家族重新控制了他們自己的領地,並通過那些從財產重新分配中獲利的貴族家庭進行統治,締造了一個持續到1918年的政治同盟。在1620年之後,隨著腓特烈五世(他愚蠢地接受了起義者奉上的波西米亞王冠,草草地當了一把"冬天國王")的失敗,這種政策被搬到了帝國其他地區。他的領地和頭銜都給了鎮壓起義有功的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1620年白山戰役


這種政策留下了一大批心懷不滿的流亡者:失去領地的波西米亞、奧地利和德意志貴族,還有普法爾茨選侯及其支持者。雖然他們中有人默默地屈從,希望能換取赦免並至少恢復部分財產,但大多數人覺得自己已經走投無路,只能繼續鬥爭。他們為那些想要介入帝國事務的外部勢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他們不僅幫助組建了干涉所需的軍力,還提供了藉口,讓外部勢力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帝國境內執行自己的政策,宣稱他們不是來征服領土,而是來讓帝國體制恢復"合理"平衡的。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戰爭會擴大化。西班牙支援奧地利,因為它希望哈布斯堡家族親戚能平定神聖羅馬帝國,這樣他們就能反過來幫助西班牙對付荷蘭。荷蘭人對此心知肚明,並因此資助任何可以延長帝國戰事的人,以牽制住奧地利。法國害怕西班牙,所以在一開始有所猶豫後就模仿了荷蘭的政策,援助哈布斯堡家族的敵人,包括對丹麥進行資助。丹麥在德意志的教會領地有利益,它擔心哈布斯堡王朝會奪取這些領地,便在1625年介入戰爭。丹麥在1629年戰敗,這讓它在波羅的海的對手瑞典有了可乘之機,瑞典從越來越雞肋的對波戰爭中抽身出來,轉向神聖羅馬帝國,希望能更輕鬆地擴張並維持其波羅的海帝國。瑞典在1634年一度兵敗崩潰,最終讓法國不得不在次年直接參戰,以阻止皇帝取得全面勝利。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進軍神聖羅馬帝國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1594-1632)


法國和瑞典從來沒有相互信任過,但卻最終在17世紀40年代初形成了一個有效的政治軍事同盟。一系列實際因素阻止了任何一方取得決定性勝利,包括經年累月的戰爭破壞及其對資源獲取的消極影響。但軍事行動和外交斡旋(尤其是1644年在威斯特伐利亞城鎮明斯特和奧納斯布呂克開始的和會)很難協調起來,這使得和平姍姍來遲。政治領袖和外交官一再要求軍隊再打一場勝仗,好增加他們的談判籌碼,以達成一份體面的和約。最終,法瑞同盟成功地迫使許多諸侯拋棄皇帝並宣佈中立,戰爭的天平越來越向他們傾斜。隨著支持者和資源不斷耗盡,皇帝斐迪南三世巧妙地提出恰到好處的讓步,讓法國和瑞典相信,他們如果現在收手可以得到更多利益,而一旦戰局對他們不利,則有錯失優厚條件的風險。


三十年戰爭的影響

三十年戰爭為何重要,我們今天為什麼還在談論它?首先,它是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歷史上最慘烈的衝突。神聖羅馬帝國有500萬人死亡,人口減少了五分之一(儘管有人估計總體損失還要高得多)。這樣說來,三十年戰爭甚至比世界大戰更具破壞性:蘇聯是二戰中人口損失最大的國家(約4000萬人死亡),但它的人口總數也大得多(人口損失比例約為12%,比三十年戰爭低很多)。此外我們還得記住,那是一個前工業化的社會,用機器來替代人力非常困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戰後恢復得如此之慢:直到1713年才恢復到了1618年的人口水平,那時戰爭已經結束65年了。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三十年戰爭中德意志各地區人口損失的比例


其次,三十年戰爭因其造成的破壞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成為了一杆標尺。人們常常拿它與後來的戰爭相比較,結論也往往是後來的戰爭在破壞性上略遜一籌。再次,三十年戰爭作為一場創鉅痛深的事件銘刻在中歐人民的心中,遠遠超過後來的災難。例如兩次大戰在東線作戰的士兵覺得,他們所經歷的"幾乎"和三十年戰爭一樣糟糕。

在1945年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德國人將三十年戰爭評為本國最重大的災難,排在納粹政權和黑死病之前。戰爭期間的恐怖故事仍然深植於中歐人民心中,我們從今天德文媒體如何談論這場戰爭就可見一斑。毫無底線的野蠻戰爭形象一直保存在民間故事中,並在德語文學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第一部德文小說《痴兒西木傳》出版於1668年,作者約翰·雅各布·克里斯托夫·馮·格里梅爾斯豪森成長於戰爭期間併成為一名士兵。這部作品被18世紀末的詩人和劇作家們重新發現,尤其是弗雷德里希·席勒,他寫了一部三十年戰爭史以及有關帝國將領瓦倫斯坦的戲劇三部曲。席勒的作品問世於18世紀90年代,當時德意志再次面臨法國革命政府的入侵;他將三十年戰爭視為一面鏡子,透過它來解釋當下的民族創傷。《痴兒西木傳》和席勒的《瓦倫斯坦》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

歐洲三十年戰爭:一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何在?

1978年的德國電影《瓦倫斯坦》


這一切都讓人們更進一步將三十年戰爭看成一場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場戰爭被認為標誌著歐洲歷史甚至世界歷史的關鍵變動。很多人認為三十年戰爭是一整個"宗教戰爭時代"的高潮,這個時代始於1517年的宗教改革,一直持續到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歐洲三十年戰爭是以宗教因素為起因的,但是很快就發展成為歐洲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而撕殺的一場實力較量,為了暫時結束三十年戰爭,歐洲建立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歐洲呈現出更為複雜的政治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