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绘画艺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种精神文化遗产,一直被传承至今,欣赏绘画,名家作品,不仅仅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画作,了解历史,提高自我认知。在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古代名画中,有一幅奇画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名的画作,享有“百科全书”之美誉,它之所以会被后人尊奉为百科全书,除了其艺术价值之外,历史价值也同样重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制的一幅巨幅风俗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作品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史的骄傲。从外观上来看:这幅画是一幅长卷,宽20多厘米,长5米多;男女老幼各种人物高达500多个,画作的长度及其难度,放到现在来看,其难度都是非常高的,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可谓是实数名归。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中国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画中展现的是北宋京城的风光景物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画作内街道纵横,房屋稠密,路上车水马龙,店里生意兴隆。 画面上,茶坊、酒楼、肉铺、布店,直到医药门诊 ,马车修理、理发修面,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艺术价值:

一、整幅画作结构严谨,长而不冗

画作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的整体效果,这也从侧面突出了作者的绘画功力深厚。

二、繁而不乱、段落分明

中国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为宋朝后期的风俗画发展提供了参考。

历史价值:

首先描绘北荣百姓,展现市井面貌,其次张择端试图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北宋经济虽为繁荣,但是仍然有百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还是有困难的,经济上也并非如表面那般宽裕,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中国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上富有艺术感和生活气息的巨作,其价值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和参考,并将其发扬传承!

中国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