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想斋日记》:一位“梦醒子”的41年人生记录

这是 文度·送读 的第 11

篇文章

今天推荐的好书是

《退想斋日记》

​ 《退想斋日记》:一位“梦醒子”的41年人生记录

本期“文度送读”,为大家推荐的好书是《退想斋日记》 ,本书由文度记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赠送,书的作者是刘大鹏。

1942年的夏秋之交的某一个日子,山西乡绅刘大鹏默默离世,他不会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后,自己的日记会在中外史学界引起轰动。他从1890年开始写日记,直到临终之时连续记录了五十一年,现存日记四十一年,这四十一年不间断的记录汇成了我们手头这本《退想斋日记》。

《退想斋日记》留下了许多珍贵记录。1937年夏,刘大鹏写道“倭贼近逼之讯日迫一日,人民莫不惊慌”。初冬,太原县陷落,刘大鹏又亲见、亲闻了日军暴行:“日军在村驻农民宅,将各家之木器捣毁为火,以造其饭。予之赁铺中桌椅板凳烧毁几尽,村丧失物件甚多。”“午前又有日军自南而北赴省,沿途向村要鸡、要鸭、要肉,见人即行殴打。”“日军竟在闾巷穿房入户,扰害百姓,甚且奸淫妇女……”

因此,自问世以来,《退想斋日记》受到中外史学界广泛关注,已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史、乡村史乃至科举史的必读书。然而,《退想斋日记》有着更为深厚的意义。

在日记里,刘大鹏称自己为“梦醒子”,他通过一个梦彻悟了儒家伦理体系的核心和尘世功名的虚妄。英国学者沈艾娣在《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中写道:“陶渊明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而他把自己想象成农民。人们极有可能也以这种方式读刘大鹏的日记,但我想是否可以更准确地说刘大鹏本身是农夫,却将自己想象成统治阶级的一员。正像传统的隐士,陶渊明有意识地拒绝官位;然而刘大鹏在会试中名落孙山,因此他并没有机会入仕。对他来说,卧虎山人的形象是一种安慰,一种对地方社会地位的要求,一种面对失败保持体面的方式。”

这本日记的背后,是一个身处社会变革和动荡中的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身份认同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折磨与坚守。

​ 《退想斋日记》:一位“梦醒子”的41年人生记录

《退想斋日记》

作者: 刘大鹏 遗著 / 乔志强 标注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7月


关注“文度送读”活动,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读书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