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尔朱荣率领军队进入帝国都城后,出其不意的把高级官员集体屠杀,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难度。

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我们前面一再重复过,杀人很容易,但杀人之后呢?
  在地位相近的人之间,谁杀谁也很容易,只有武侠小说,才会渲染它的难度。在现实社会中,杀人很容易,但杀人之后想摆平它,就太难了。
  出其不意的指挥军队,把政府官员集体屠杀,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的难事在于,杀了这些官员后,想解决因此出现的问题,就有些太难了。
  如果你手下的各级军官,都认为展开这种大屠杀后,可以很容易控制局势(至少机会非常大),你这种命令才可能有效。否则,你的命令就是废话一句。
  如果大家普遍认为,展开这种大屠杀后,肯定会无法控制住局势,那当你发出这种指令后,各级将领肯定都会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种指令荒谬的,就如同你突然下令:“一、二、三,大家都拿刀往自己心口捅一样。”
  尔朱荣可以这样做,显然是建立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
  一方面,北魏帝国当时只是一个空壳子,北方已被叛乱势力侵蚀殆尽,南方已被梁帝国占据或渗透了。在这种背景下,集体屠杀北魏中央政府政府官员,所承受的风险自然非常小。这一点,可以从尔朱荣犯下这种滔天罪行后却没有一个人敢公然出来讨伐看出来。


  另一方面,北魏帝国社会矛盾已空前尖锐了。在这种背景下,集体屠杀北魏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似乎代表了社会的某种呼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尔朱荣在犯下这种滔天罪行后,依然受到各路英雄豪杰的拥护看出来,也可以从尔朱荣在犯下这种滔天罪行后,还能以少胜多一举击溃葛荣三十万大军看出来(葛荣那三十万大军,优秀职业军队所占据的比例非常高)。这种成就,这种胜利,绝不是一个受到众人唾弃的军阀可能获得。

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从这层意义上,尔朱荣的河阴之变,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选择,而且应该也算一种最佳的选择。对此,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件事看出来:第一、尔朱荣并没有强行称帝;第二、尔朱荣也没有强行迁都。
  如果尔朱荣做事,真的是一意孤行、无法无天,在这两件事上,自然也不应该例外。
  尔朱荣无法实现迁都,是尔朱氏最后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基于英雄史观去看,这是尔朱氏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尔朱荣把帝国都城迁到自己地盘内,孝庄帝再想杀尔朱荣,就无法想象了。因为帝国都城迁入尔朱荣势力范围内,就意味着皇帝完全在尔朱荣的控制之下了,就算孝庄帝想杀尔朱荣,恐怕也只能作曹髦第二。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把帝国都城迁到尔朱荣地盘内对尔朱荣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尔朱荣就是无法把帝国都城迁到自己的地盘内。
  我们现在的疑问是:尔朱荣为什么无法实现迁都呢?从表面的历史去看,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不久前,尔朱荣一怒,竟然把北魏中央政府官员集体屠杀了。这种魄力,这种野蛮,按理说尔朱荣再提出什么意见来,绝不应该有人敢反对才对。因为尔朱荣一怒,那是什么无法无天的事也敢干。


  更主要的是,一举屠杀两千多中央政府官员,本身意味着整个北魏帝国中央政府已大换血了。现在帝国中央政府成员,都是尔朱荣这种野蛮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或者可以说北魏帝国的当时的中央政府,是尔朱荣一手构建起来的。

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简单的去看这种事实,尔朱荣似乎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因为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在这种背景下还有人敢与尔朱荣对着干。
  但是,尔朱荣想把帝国都城迁到自己地盘里,却被人们拒绝了。而面对这种拒绝,尔朱荣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面对元湛的反对,尔朱荣说了:“迁都关你屁事,河阴的事,相信你也知道。”换而言之,我尔朱荣一怒就可以把中央政府官员全部屠杀,现在杀个你,甚至杀你全家,就跟弄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元湛说,迁都这件事,关系着天下人的利益,我对此发表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对?你不要用河阴的事来吓唬我!
  尔朱荣终究没敢杀元湛,甚至都不敢治元湛的罪。
  因为一切正如元湛所说,迁都这种大事关系着天下人的利益,谁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
  反对迁都的人,绝不是只有元湛,元湛只是把自己的意见公开罢了。尔朱荣敢把中央政府官员屠杀殆尽,是因为这种行为虽然耸人听闻、不可思议,却显然代表着社会普遍利益群体的共同想法。但是杀元湛,甚至一意孤行迁都到自己地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时候,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只要持这种态度的人占绝大多数。因为集体的沉默,就意味着统治秩序已无法正常运转了!
  统治者可以维持统治需要许多人积极支持他,更需要普遍的人对他表示效忠。如果绝大多数人对他都保持沉默,本身就意味着人们开始与他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振臂一呼,就可能产生难以控制的连锁反应。

  我们无法还原尔朱荣决定屠杀中央政府官员时的情形,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当尔朱荣提出这种想法时,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它,因为这种想法太耸人听闻了。但是,我相信,支持尔朱荣这种想法的人更多,因为继续支持腐朽的北魏政府,是看不到出路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后来的尔朱荣不敢强行迁都了。

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我们也无法还原,尔朱荣决定迁都时的情形。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当尔朱荣想迁都时,肯定没有几个人支持他,也没有多少人反对他。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报以一种沉默的态度。就算强行让他们发表意见时,他们也肯定是含糊其词,总而言之,绝不会表示自己支持这件事。在这种背景下,那些举足轻重的大佬,自然就可以和稀泥了。换而言之,他们会一副替尔朱荣着想的样子,他们都会说,在这种背景下迁都,恐怕会对您不利。


  人与人的体力没有本质的差别,所谓一个人能打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人,那都是武侠小说、甚至神话小说中的故事。尔朱荣非常了不起,但是如果他敢违背大家共同的意愿,也会失败的很难看。
  所以,冲冠一怒就敢把中央政府官员集体屠杀的尔朱荣,率数千将士就敢正面攻击三十万敌军的尔朱荣,现在也不敢强行迁都,至于强行称帝就更不敢了。
  前面的事(集体屠杀政府官员),虽然说起来耸人听闻、不可思议,但因为他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前面(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合力点上),所以很顺利的就可以取得成功。
  后面的事(称帝、迁都),说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却显然是逆社会潮流的事,因为大家的沉默、大家含糊其词的表态,本身就意味着他们都不支持这件事。于是尔朱荣面对这种局面,也只有无可奈何的表示退让。

权臣尔朱荣为什么不称帝?

  关于尔朱荣为什么不自己称帝,历史用了一种天意的内容去解释。据说尔朱荣连铸几次金人,都无法成功(如果能铸成,就证明老天支持他篡位),所以尔朱荣只好放弃称帝了。

  但真实的内容却显然是因为:控制洛阳城很容易,如果想控制帝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就太难了。控制皇帝也很容易,但想控制天下几千万有着自己想法的人就难了。当然了,屠杀一两千中央政府官也很容易,如果想让散布在几百万平方公里上的军政长官都听从自己,就有些太难了。
  如果尔朱荣称帝,就等于公然宣称整个北魏帝国就是他们家的。凭尔朱荣当时的实力,如果他真敢高呼这种口号,他肯定会死得很难看。尔朱荣不当皇帝,就等于向天下宣称,北魏帝国崩溃了,我们大家一块接管它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吧!这自然容易获得大家的支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尔朱荣才可以在北魏帝国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