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說起許州這個地名,很多人會感到之前它很陌生,但你千萬可別小瞧它,咱們國內還真有一座叫做“許州”的城市,它可不是個默默無聞的城市,而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許州的名字不止一個,除了許州,它還叫許都,魏都和許昌,沒錯,它現在的名字就是許昌。

許州之所以值得炫耀,是因為它歷史悠久,是個有著四五千年的歷史、跟華夏文明幾乎同齡的“老城”。

“許”這個地名在帝堯時期已經存在了,傳說堯時,當時的大公知——道教的先輩許由曾經在行唐縣許由村一帶放牧耕作。帝堯仰慕他的才華和品行,就想把位子禪讓給他。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而這位高義之士非常超然和清高,不過問政治,也不追逐名利,覺得從政是對自己人格和追求的一種羞辱,聽到堯派人捎過來的話後,便趕緊跑到潁水河把自己的耳朵清洗了好幾遍,以示自己完全聽不進去,怕汙了自己的耳朵,這條河也因此被叫做“洗耳河”。

這位許先生表示,虞舜的聲譽比我高,請不要惦記我了,我還是自在的回家耕田比較合適,他的躬耕之地,從那時候,就叫做"許"地。

這位許由先生也是公認的許姓之祖。

夏朝的時候,就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

商朝和周的時候,許地分佈著很多諸侯國和部落,歷、康、許、鄢都曾在這裡建國。春秋戰國時期許地的主人非常有名,許地上群雄紛紛在此征戰殺伐、建功立業,韓、魏、楚三國的國君,個個都不是等閒之輩。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30年)秦在許地置潁川郡,治陽翟潁川郡轄12縣,包括許縣(今建安區)、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

公元八年,王莽建立新朝,這個大改革家突發奇想,大刀闊斧進行政體改革的時候,對地名也大張旗鼓進行改革,把全國地名幾乎改了一遍,許州也不例外。

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併入許縣管轄。

四十七年後,公元155年,一個大人物出生,之後他把許州推到了歷史最輝煌的巔峰,這個大人物就是曹操。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精明的曹操在建安元年八月(196年),建議皇帝遷都,把漢獻帝從洛陽接到許州,遷都當時的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也正是在這時候,許地成為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120回的《三國演義》,有52回發生在許昌,胸懷大志的英雄們在此建功立業,留下了80多處三國文化遺址遺蹟。青梅煮酒論英雄發生在此,關羽秉燭讀春秋發生在此,許田圍獵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最感人的故事發生在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劉跑跑被曹操打敗後再次跑路,和關羽、張飛走散,無奈之下投奔了袁紹,而關羽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與曹操立下"土山三約",暫時歸附曹操。當有了劉備消息後,關羽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和擋住了高官厚祿的誘惑,毅然決然去投奔正落魄的主公。

魏國建立後,重新把國都遷到洛陽。

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為許昌。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所在今建安區張潘故城)。

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

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

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

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統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

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隋朝建立後,又把名字改回來,許州又成了潁川郡,轄14縣,潁川(今禹縣)、長葛、許昌、強(今鄢陵陶城)、鄢陵、襄城等縣都屬於它管轄。

唐朝是推翻隋朝建立的,一切都要推倒重來,地名也不例外。

在武德四年(621年),開國皇帝李淵下令把潁川郡名字硬扳回來,重新恢復許州的名字,把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都劃歸許州。

唐天寶元年(742年),風流皇帝李隆基,就是跟楊玉環戀愛的那個皇帝,心血來潮,推翻了先祖的地名,把許州改稱潁川郡。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馬嵬坡兵變發生,李隆基權力被架空,成為有名無實的太上皇。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太子李亨(唐肅宗)奪權當了皇帝后,把老爸那一套全部推翻,要肅清其影響,在乾元元年(758年)把地名又改了過來,複稱許州。從此,許州這個地名就在李家父子改名拉鋸戰中塵埃落定,暫時固定下來。

五代後梁改許州為許州匡國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稱許州忠武軍。

北宋初,改許州忠武軍為許州,隸京西北路。

元朝時,許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屬開封府。

明萬曆三年(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

明末李自成起義後,這個主張均富貴、分田地的快遞小哥將禹州改為均平府。

清朝建立後 ,許州地名再遭拉鋸。

雍正二年(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也屬於其管轄。

雍正十三年(1735)許州升格為許州府,管轄範圍擴大,除了臨潁、郾城、襄城、長葛,連密縣(今新密市)、新鄭都屬於它治下。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民國成立後,許州改名為建安區,禹州被改為禹縣。 1926年,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鄭縣(今鄭州市)。鄢陵直屬河南省。

1949年2月,許昌專區成立,轄區空前擴大(專員公署駐許昌市今魏都區),轄許昌市(今魏都區)、建安區、長葛、鄢陵、臨潁、漯河市、郾城縣、舞陽、葉縣、襄城、禹縣、郟縣、寶豐、魯山、臨汝、扶溝、西華、商水、平頂山市等縣市。

1960年,撤銷許昌縣,併入許昌市(今魏都區)。

1964年3月,平頂山建立平頂山特區,從許昌專區劃出。1965年5月,扶溝、西華、商水3縣劃入周口專區。

1983年10月,許昌地區所屬的魯山、寶豐、葉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許昌地區撤銷,升為地級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縣、郟縣劃歸平頂山市。

1988年6月25日,禹縣改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市。

2011年4月24日,許昌新區正式成立。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現在的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轄1個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總人口487.1萬,常住人口為431.5萬人。

許昌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許昌是個工業大城,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有許昌新區和東城區、許昌經濟開發區3個現代化新城區,以電力和電子裝備製造業為主,是國家現代化機電研發基地。

許州——一座與華夏同齡的“老城”,與一位許姓名人有著深厚淵源

許昌菸草種植歷史悠久,"許昌"牌捲菸是許昌曾經的亮麗名片,許昌有"菸草王國"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菸草生產加工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