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郑和下西洋背景

明成祖朱棣为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他以强大的封建经济为后盾,以先进的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为基础,把中国与海外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推到了一个繁盛的新阶段。举世瞩目的郑和下西洋航海壮举,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郑和简介

郑和,回族,云南省昆阳县人。原名马三保(宝),因随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被擢升为内官监太监,赐名郑和。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28年中曾率领由250余艘大小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共访问过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在长期、大规模、大范围的航海活动中,尽力推行明初"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对当时东方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同时,郑和的航海活动也直接影响着所到各地的生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政治、经济上的深远影响以外,就其在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两方面的成果来说,在当时都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庞大的郑和船队,便充分反映了明代雄厚的造船能力和高超的造船技术水平。这支远洋船队中的海船,按其大小、功用、性能可分为五个等级。

① 宝船:为船队中的旗舰。长四十四丈四尺(138米),宽十八丈(56米)。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九桅十二帆。据《西洋番国志》中记录:"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以敌。蓬、帆、摇橹,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②马船:为大型的快速攻击和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两用舰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八桅。

③粮船:为船队所需粮食、物品的后勤供应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七桅。

④座船:又名战座船。为大型战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六桅。

⑤战船:为护航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五桅。

郑和七下西洋沿途所经地方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二日,途径占城(今越南)、暹罗(今泰国)、旧港(今印度尼西亚)、满剌加(今马来西亚)、苏门答剌、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西南部)。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1407年)冬末至永乐七年(1409年)夏末,途径占城、暹罗、渤泥(今)、爪哇、满剌加、锡兰、加异勒((今半岛南端东岸))、柯枝(今印度西南部(Cochin)一带)、古里。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九年(1409年)十二月至永乐十一年(1411年)六月十六日,途径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阿鲁、苏门答剌、锡兰、甘巴里(今印度西南部科英巴托尔一带)、小葛兰(今印度的魁郎)、柯枝、溜山(今马尔代夫)、古里、忽鲁谟斯(今东南米纳布附近)。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八日,途径占城、爪哇、吉阑丹(今马来西亚东岸)、彭亨(今马来西亚关丹)、满剌加、阿鲁(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一部分)、锡兰、柯枝、溜山、古里、木骨都束(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忽鲁谟斯、麻林。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十七日,途径占城、渤泥、爪哇、彭亨、满剌加、锡兰、沙里湾泥(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木骨都束、卜剌哇(布腊瓦一带)、阿丹(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剌撒(今索马里西北部的泽拉一带)、忽鲁谟斯、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或坦桑尼亚的基尔瓦或索马里)。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1421年)冬至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十八日,途径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锡兰、柯枝、溜山、古里、祖法儿(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丹、剌撒、木骨都束、卜剌哇、忽鲁谟斯、麻林。

郑和下西洋(一):寻找大明王朝消逝的记忆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九日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六日,途径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榜葛剌、锡兰、小葛兰、加异勒、柯枝、溜山、古里、忽鲁谟斯、祖法儿、阿丹、剌撒、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今非洲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

参考文献:《新编郑和航海图集》;《筹海图编》;《海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