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疫”一线凯旋,他们马上回归工作岗位:患者的“感谢”是最闪亮的“勋章”

“医院复工复产以后,患者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我们导管室属于手术科室,我们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开展手术。我们现在的工作目标就是确保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4月11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导管室内,从战“疫”一线凯旋,如今已经回归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曹威、刘洪娟、张丽丽谈及在负压病房的工作经历纷纷表示:“负压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每当有患者对我们微笑,说‘感谢’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誉。”

从战“疫”一线凯旋,他们马上回归工作岗位:患者的“感谢”是最闪亮的“勋章”

张丽丽(左)、曹威(中)、刘洪娟。

曹威:“克服一切困难,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曹威说,“在负压病房工作,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克服一切困难,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1995年出生的曹威,家在四川成都,大学毕业后留在沈阳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正打算回家过年的他第一时间退掉了机票,主动请缨作为第一梯队医护人员进入负压病房。而作为家里的独生生子,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选择了善意的隐瞒。

在负压病房里,曹威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将新冠肺炎患者送到CT室,做完CT后,再安全地将其送回病房。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他需要推着轮椅护送患者。遇到情绪焦躁的患者,他还要安抚患者情绪,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但是,第一梯队工作结束后,进入隔离休整期的曹威,了解到医院的战“疫”一线工作繁忙,同事们都很辛苦时,他再次请缨,作为第三梯队成员,再次进入负压病房。“我们男护士更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工作必须抢着干。”他略有腼腆地表示。

刘洪娟:“患者一句感谢,让我心里暖暖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期,90后女护士刘洪娟主动申请,加入了战“疫”一线的工作。在负压病房里,她的主要工作除了给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还要给患者送饭、收拾垃圾、收拾病房等。

第一次进入负压病房,刘洪娟心里还是紧张的。但是,当她发现患者看到医护人员就会很安心,很踏实的时候,她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尤其一位来自湖北襄阳的女患者,从新闻中得知沈阳医护人员驰援襄阳的时候,她眼中泛着泪花对刘洪娟说:“谢谢你啊,小姑娘!感谢你们沈阳医护人员支援我们襄阳。等疫情结束后,欢迎你们来襄阳做客。”刘洪娟表示:“当时我的内心很受触动,心里暖暖的,顿时就觉得不紧张了。”

休整期结束后,可以回家的刘洪娟,终于亲手抱起了14个月大的孩子。可是,孩子已经不认识妈妈了,见到她就哭。“我当时特别难过。但是,我相信等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为妈妈感到骄傲的。”刘洪娟说。

张丽丽:“在负压病房工作是一种历练,也是一份荣誉”

张丽丽是导管室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她说:“作为老大姐,我就应该先上一线。”于是,从农历大年三十进入发热门诊开始,到沈阳市六院复工,她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战“疫”的最前线。

两进负压病房,张丽丽说自己收获最多的是感动,来自患者的感动。来自同事们的感动。农历大年初二那天,发热门诊来了一名发烧的小女孩。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小女孩对张丽丽说:“你们一直在上班吧?你们真是辛苦了!”在负压病房工作期间,一名新冠肺炎男患者在出院之际对张丽丽说:“我是做社区工作的,我知道你们有多辛苦!”张丽丽则表示:“在负压病房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历练,更是一份荣誉。”

在负压病房繁忙的工作之余,张丽丽家中多亏医院的同事和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张丽丽说:“现在医院复工,我看到患者可以回来医院正常就诊,更感觉我们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封葑、宋宇/文 王雁/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