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罗蒂里遗址里的海洋文明


阿克罗蒂里遗址里的海洋文明


面对爱琴海,如此贫瘠之地,却诞生了如此伟大的文明,海岛国家往往较自闭,忧郁,狭隘,而这里的文明开放,热情,奔放,包容,为什么?

尽管我们有6500多个岛屿,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濒临太平洋有长达18000千米绵长曲折的海岸线,但中国属于农耕文明,对海洋文明的全面认知依然后鸦片战争之后的事了。

我本人对海洋文明的成就一直是困惑的,特别是对希腊文明产生的条件和基础有所质疑,当踏上爱琴诸岛,看到他们的米诺斯文明,才使我坚定我们的形态的丰富性,农耕文明时代的划分其实本身就有一定主观性。

阿克罗蒂里遗址里的海洋文明


阿克罗蒂里遗址见证了圣托里尼的最早的史前文明发展,是爱琴文明三大文明之一米诺斯文明所遗留下的古代城市古迹,从古城的遗址上可以明显地看到第一居所的迹象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当时在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公元前20 -17世纪)扩大成为爱琴海的一个主要城市中心,整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成熟:三层楼的建筑风格、精致的污水排放系统、精美的壁画。

而这样的城市并非都城,仅是米诺斯王国一个普通城市,而这样的城市就建在弹丸之地且没有任何农业的秃山上,那么经济基础何在?贸易!贸易让这里更领先周围陆地的发展速度!

这一切都归于商业的基因!海洋文明,商业为本。商业使资源在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行配置,以提升效率,为此制度、法律、管理而产生,也就是说文明是生产范式的结果。从文明进程来看,多层次社会形态、多生产范式自始始终都并行存在,这是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也将伴随人类的始终!但每一种范式都有其天然优势,也必然潜伏着劣根性,爱琴文明恰如此时此刻,将近落日时刻,我守候着这片海,亲睹夕阳西下。等待,守候,思索……


阿克罗蒂里遗址里的海洋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