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北京协和医院186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医者必然会面对死亡,但死亡是什么?死亡是我们失去爱与感受爱的能力。活着,就是为了我爱的人们而努力奋战;活着,就是为了爱我的人们而珍视生命。今晚21:06,北京卫视将播出《生命缘》抗“疫”特别节目——《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凡人不能永生,但爱可以。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凡人不能永生 但爱可以 因为爱可以滋生希望 爱可以坚定信念

北京协和医院驰援武汉。截至3月20日,这支由北京协和医院186人组成的团队,抢救了109个危重病人。此刻,中法新城9层最危重的ICU病房里还有8名危重症患者,而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瞬息万变。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翔说:“ICU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每一刻都是生死间的变数。在ICU医生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ICU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扇门,在这扇门里,我们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在ICU病房里,没有太多语言的交流,这里只有灵魂的交流,或者说是用爱在交流。为了将在生死线上求生的病人拉回,家人的爱对于他们而言,是人间最不舍的牵挂。

当12床的晏女士,听到从来不做饭的女儿说,学会了做她最爱吃的红烧肉,等她回家,不能言语的她还是努力地点着头;当儿孙们对14床的老顾表达自己对他的想念,虚弱的他还是努力地睁开了眼睛;当57岁的女患者为了亲眼看到月底女儿的婚礼,病重的她还是拼命的想要活着。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人类为什么害怕死亡呢?其实我们真正害怕的,是死亡会让我们失去爱和感受爱的能力。因为在ICU无法看到病人彻底康复的过程,每个病人眼神中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非常珍贵,是希望之光,生命之源。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丁欣说:“我们以为生命和死亡是对立的。不是,爱和死亡才是对立的,也只有爱,可以对抗死亡。”

凡人不能永生,但爱可以。爱能让人坚定生的信念,爱能带来生的希望。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对于医者,传承精神是一种永生;对于逝者,奉献躯体是另一种永生

截至4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已坚守78天。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说:“北京协和医院,不可能在别人前面撤离。慎终如始,更要善始善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治病救人,是医生义所当为,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丁欣说,“在过往的岁月里,我们的老师当年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我们也这么做了,今天的医学生,明天也还会这么去做。我们的经验,将会是他们以后的积累。”

《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


人都有一死,对于医生来讲,这种传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而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奉献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20床的周女士,最终因感染性休克不幸离世。周女士女儿同意尸检,她说:“我妈也是大学教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整个国家为医学作出一份贡献,我想她能够理解我作出的这个决定。”

12床晏女士的女儿,由于疫情已经失去了父亲,而因为父亲最后一句话“就是你,慌慌的出门,没带充电器”一直自责,她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她同意捐献父亲的遗体,“我希望妈妈能够回来,不要让我一下子变成孤儿。”

截至4月9日,武汉市因新冠肺炎去世患者中37例接受系统尸检,42例接受死亡后器官穿刺。“我们坚信会通过尸检,对这个疾病,有更深的理解、认识。会转化成我们临床救治水平的提升。所以我们特别发自内心地感谢家属。也特别感受到武汉人民英雄伟大。”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说。

“诞生与逝世乃人生必然,晨曦和晚霞皆光照人间。您用自己的躯体架起战胜病魔的桥梁,无言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了最后的奉献。为了生者,我们必将坚定前行,您的生命将在奉献中延续。”致敬所有的遗体捐赠者。

武汉人说,一江水都喝了,还差这一口水吗?今天地铁通了,快递开始送了,武汉在越来越好,在恢复正常,都会好起来的。武汉,正像婴儿一样,重新开始。今晚21:06,敬请关注北京卫视《生命缘》抗“疫”特别节目——《来自武汉的报道(九)永生》。英雄之城,武汉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