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1】

這個世界上最令人不適的生物,是那些有錢有勢、精通法律、卻揣著一肚子髒水的中年油膩垃圾男。

比如鮑毓明,這個48歲、一表人才、名校畢業、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身上掛滿一連串閃亮頭銜的——戀童癖和色情狂。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4年前,他從單親媽媽周娟的手裡,接走了不滿14歲的女孩李星星。

他說他想和母女二人“組成家庭”。

而事實上,作為養父的他,在3年多的事件裡,對未成年的星星實施了多次強暴和性侵。

他把自己200多斤的身體壓在弱小的女孩身上,他拽著女孩雙腿暴力地從這頭拖到那頭,他囚禁女孩控制她的自由,他強迫女孩觀看未成年人性題材影片……

剛滿14歲的李星星,還沒有發育,個子也瘦小。但是鮑某明會突然掀開她的衣服,嗲著聲音,叫李星星“媽媽”,說自己是“寶寶”。很多次,鮑某明坐在李星星的肚子上,壓得她怎麼也起不來。她出血,暈厥。這些畫面,是李星星日後半夜常至的噩夢。

而當事情曝光於媒體,引起了大眾口誅筆伐後,他的回應卻是:

“事情並不是像她(星星)說的那樣,事情說起來話長,但我和她從來沒有以養父女的關係相處。”

最讓人憤怒的就在於此,這個曾經大談《從“嫖宿幼女”看未成年人保護的差距》的法律專業人士,卻是最懂得鑽法律空子的人——

他特意等到養女過了14歲才實施暴行,以此逃脫“強姦幼女”的罪名。

這個披著成功人士外衣的禽獸,利用自己的權勢、地位和資源,精妙地掩蓋住內心骯髒,對準弱勢的單親女孩肆無忌憚地伸出魔爪,摧殘她們的身體、摧毀她們的精神,將她們拖入無底深淵。

而他們卻有一套自己的說辭——因為這是“不被世人理解的愛情”,是小眾的浪漫、是對方心甘情願的接受,是自己不計回報的付出。

鮑的原話是:“我對她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百般疼愛,沒想到她現在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背信棄義。”

就像小說《洛麗塔》中男主人公“鬼父”亨伯特•亨伯特的心裡話:“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很多戀童癖將之奉為圭臬,稱之病態而富有藝術感。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然而,《洛麗塔》作者卻直言:“我寧願說,亨伯特•亨伯特是一個虛榮、殘忍的壞蛋,卻讓自己看上去很感人。

是的,所有言之鑿鑿的戀童癖,不過都只是揣著病態的心理,做著變態的事情。

電影裡,洛麗塔寧願跟一個猥瑣男遠走高飛,哪怕被對方欺騙、生活困苦並最終死於難產,她也不願再回到那個家。

放在現實生活中,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童年陰影,而選擇自暴自棄的悲慘女人。

有著相同經歷的臺灣作家林奕含,更是在走不出的一生陰影中,選擇了自殺身亡。

鮑毓明給星星帶來的,也是數度自殺,一生難愈的身體和心靈之傷。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鮑毓明這些戀童癖們,為自己的獸性辯白,覺得這種不為世人所容的情感,即使是不倫的,也是感人的。

然而,他們卻在女孩剛要走入自己原本光明青春的那一刻,無情地掐滅了她的生命之燈。

一個詞概括:垃圾。

【2】

現在網上有一種聲音:

女孩的媽媽周娟也不是什麼好人,說不定就是一場財色交易——母親妄圖以自己女兒的清白,換取生活的依靠。

我不支持大家在這個時候,把矛頭對準一位還在幫助女兒維權的單親媽媽。

誠然,她糊塗、沒有危險意識、或許甚至虛榮。

然而,她並不需要承擔比施暴者更大的罪名,因為至少,她會為孩子所受的傷害而痛心、她會為自己的輕信大意而痛悔、她也和女兒站在一起,為她自處報案討要公道。

而鮑毓明不會。

只是從周娟身上,每一位家長都要意識到這一點:保護未成年人這根弦,真的不能松。

因為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大眾,遠遠沒有達到這一個共識:對未成年人犯罪必須0容忍。甚至,還屢屢出現出格的行為、過分的言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比如上網時,常常看到一些漂亮小女孩的照片或視頻下面,有這樣令人不適的言論: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

“用我三年,換她一生陰影。”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我不反對網友們的玩梗,但把違法犯罪當調侃,全然不顧倫理道德,這種娛樂至死的行為,真心Low到爆炸。

把噁心當有趣的,遠不止是這些不知名的網友,一些媒介商家甚至會以戀童為噱頭打廣告,吸引公眾的注意。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某87年小歌手,以“8歲的小女孩與20歲的音樂老師一見鍾情”為噱頭瘋狂炒作,更匪夷所思的是,引得一眾腦殘粉絲拍手叫好。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性侵養女案:不放過任何一個鮑毓明,千千萬萬的女孩才有未來

作為一個女孩的媽媽,每每遇到這樣的話題和言論,每每看到參與者無所顧忌的態度,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反感和怒火。當你們舉重若輕開著玩笑時,卻是在林奕含、李星星這樣不幸孩子的心靈上扎刀子啊!

有網友諷刺說:這年頭,想要性侵一個孩子,成本已經很低很低了。告訴她我是在和你談戀愛,我以後會娶你,萬事大吉!再專一點,多談幾年,分分鐘洗白成真愛。

更可怕的是,連某些警察面對這種事情,也敷衍了事、甚至不管不問。

在鮑毓明事件中,李星星第一次報案,被警察草草調查、不明不白撤案;她和母親四處奔走報案,卻處處碰壁,只有一位帶著善意的民警回應:“我不能再管你這件事了,再管我就沒工作了。”

所以,到底是什麼降低了傷害一個孩子的成本?

因為普通人的追腥逐臭、以醜為美;

因為執法方式的粗暴、執法意識的懈怠;

因為每一個人的無所謂和不在意。

正是如此,給了鮑毓明之流為自己合理性的空間,甚至,給了那些有企圖心的人理由,他們很有可能因此被說服,成為下一個殘害未成年人的罪犯。

【3】

去年,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猥褻9歲小女孩,引起軒然大波。

2017年,90後創業大神許豪傑被發現是戀童癖成癮者,經常在微博上私約未成年人並發表諸多低級不堪的言論。

2015年,“百色助學網”創始人王傑,被爆出近十年來,借為貧困地區兒童募集助學金的由頭,性侵兒童,並販賣兒童色情影片,甚至向資助者出售女童初夜。

……

這些人,身份體面、行事隱秘。他們的作惡總是持續很長時間,他們傷害的孩子也總是不止一個。

我們要怎樣分辨這些隱藏在人群中的惡魔?

戀童癖們,總是對孩童保持一種超出常人的熱情,不遺餘力地表演對孩子的喜歡,比如摟抱、送禮物、給零食等,總是被人誤以為是“喜歡孩子、有愛心”。

我們只能保證足夠的清醒,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然而,隨著鮑毓明這樣的高智商戀童癖出現,簡直叫人防不勝防,這也是令無數家長心寒之處。

唯一的辦法,就是發現一個、曝光一個、標記一個!

讓世人認清楚他們的嘴臉,讓孩子遠遠躲開這些人的視線。

美國通過《傑西卡法案》、《梅根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對性侵幼童的重點人物實行強制性信息登記,並由警方通告社區,甚至在當地大眾媒體上進行播報,犯罪分子的相片在超市公告欄等地方得到曝光,還有專門網站供大眾查詢。

別說給兒童性侵犯貼標籤是侵犯隱私權,這些垃圾連孩子的生命權都敢侵犯,沒有必要保護他們的隱私。

更何況,戀童癖是一種變態性心理,是一種性本能,

從戀童癖惡化到性侵犯,哪怕受到了法律的懲處,但癖還在、癮還在。有數據顯示,超過50%的性侵犯在出獄以後會再度犯罪。

當一個孌童性侵犯混入茫茫人海,改頭換面帶著一身金裝,潛伏在你們孩子們身邊,你拿什麼分辨他的居心、他的真面目?

朗朗乾坤,才能讓陰暗小鬼無所遁形;昭昭日月,我們的孩子才能有更安全、更光明的未來。

家長們,請支持對兒童性侵犯絕不手軟的打擊!

支持對兒童性侵犯嚴懲不貸!

支持對兒童性侵犯剝光偽裝扒皮抽筋!

支持讓兒童性侵犯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