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师,我也会摔了你的手机

近日,江苏淮安,网曝一高三学生晚自习带手机,班长劝其上交失败后,班主任又进行劝说,但该学生仍拒交手机,老师生气打了其两巴掌并将手机砸坏。对此,淮阴区教体局回应称,现已由学校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对学生和家长道歉。

我是老师,我也会摔了你的手机

事发之后,网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有人说学生违反纪律,为了他个人乃至全班级的学习,摔手机是迫于无奈,手机该摔;有人说,毁坏个人财务等于犯罪,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摔坏学生手机!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学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手机被摔的。

时间:距离高考仅剩80多天,上晚自习的时候,不是下课,不是中午休息!

地点:教室里,全班学生都在场。

情况:老师不是直接上来就摔了手机,而是在班长劝说无效,老师劝说仍然无效的时候,老师才愤然摔了手机。

老师可以不管么?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会有什么后果,该生看到老师不管我,在最后高考复习的80多天里,一直与手机为伴;全班的学生看到玩手机没人管纷纷效仿,可能全班人的前途就毁在了一部手机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方便,可与此同时也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与麻烦,莫说孩子即便是成年人的你我,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自律。无论是吃饭、上班上学、聚会、坐地铁,甚至是上厕所,都是手机不离手,不曾抬过头。

我是老师,我也会摔了你的手机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而性格内向的人与别人交流更少,性格孤僻冷莫,自闭倾向会更加严重。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容易引起冲突。在公共社交场合,虽然拿着手机可以缓解社交恐惧,但也会让人觉得你对交谈不够重视,对他人不够尊重。

我是老师,我也会摔了你的手机

可以说手机正在不断地侵蚀我们青年一代,毁掉我们青年一代。整日与手机为伴,毁掉的只有自己的未来和前程,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任性,代价有多大,只有待他成年后才能感受真正体会得到,什么叫做忠言逆耳和苦口良药。

敢于摔学生手机的老师,绝对是一心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完全不去考虑个人得失。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我不仅不会去告发老师,还会带着孩子登门赔礼。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要从心底感激这个老师,忠言逆耳,苦口良药,可能就是老师的这一摔让我幡然悔悟,挽救了我的前途。

我是老师,我也会摔了你的手机

我是一个老师,如果我的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如果我的学生在高考冲刺的最紧要关头还在痴迷于手机,我也会像江苏这位老师一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手机毁掉。毁掉一部手机的同时,会挽救一个孩子的前途,会给全班50个人敲响警钟,那这一部手机又能算什么呢?

各位老师和家长,不知道您是否支持我,欢迎您留下宝贵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