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智慧医疗的新机遇

一、服务协同化:减轻人员负担,降低感染风险

中国科研人员在疫情发生后迅速行动,2020年1月10日,多家研究机构联合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实验室人员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此次引起武汉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为RNA 病毒,基因序列空间结构复杂、基因组长,在深度学习算法的辅助下,实现了病毒基因的快速确定,也为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和疫苗及新药研发赢得了更多时间。

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AI充当病毒基因分析和诊断加速器的作用凸显,将加快AI技术在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分析领域的应用普及。

疫情之下,智慧医疗的新机遇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多种智能医疗机器人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应用在导诊、消毒、送递、测温等多个服务场景,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多地成功实践。一方面,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抗疫前线的应用,能替代部分医护人员基础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缓解医护人员不足;另一方面,智能医疗机器人的运用,在多个场景下减少了人与人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各类医疗服务机器人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应用实践,加速了智能设备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培育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随着5G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设备将在更多的医疗场景中应用普及。

随着疫情的发展,口罩、防护服等疫情物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供需信息不统一导致的物资调配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防疫工作的开展。为了应对物资供求的需求,多个科技企业或公益机构采用AI及大数据工具打造疫情防控物资数据服务平台,智能整合匹配医用物资信息数据,为物资需求对接提供可视化展示及搜索工具,方便了解疫情需求并找到合适的物资供应方,极大提高了医用物资对接效率。

疫情发生后,众多科技企业迅速开展基于数据的资源集成平台服务,有力支撑了关键医疗资源整合和高效调用,同时也反映出区域在产业链协同、产业服务等方面数字化支撑不足,基于数据的服务集成平台将会在全面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疫情之下,智慧医疗的新机遇


二、数字医疗要素进一步激活,行业面临深度变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大规模跨区域的各类数字医疗场景试用后,政策、用户习惯、数据三大要素将面临重大变化,推动数字医疗应用业务的落地及大规模推广。

政策是数字医疗跳跃发展的支撑点,数字医疗中有很多基础性环节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组建后,电子病历建设升级、医联体、互联网诊疗、医保信息标准化、DRGs等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医疗IT方面的企业表现出较好发展势头。

疫情中,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医疗中的应用。

此次疫情之后,国家将针对医疗机构在疫情救治及数字医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延续近两年的政策导向,预计将在互联网医院、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5G医疗、医疗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智能导医分诊等方面加快政策落实和制度突破,更多地区将纳入相关试点工作。

数字医疗服务与药械产品不同,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通过数据积累,问题反馈逐步完善和改进。但受制于患者及医生理解偏差、使用习惯转变、医疗机构接受程度低等因素影响,数字医疗服务进展并不顺利,很多业务仅仅在政府示范工程中进行一两次“演练式”试用,很难形成经验积累。

新冠肺炎疫情为部分数字医疗业务提供了较长时间、较大规模的应用探索,并在用户中形成较好的感官认知和使用惯性,这将促进相关数字医疗业务加快商业化进程。如5G部署初期,5G医疗业务认知度、接受度很低,但随着5G云端智能医疗机器人、远程会诊等医疗业务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中的应用,并在“防止交叉感染”、“提升效率”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用户好感度将显著提升,势必会推动其商业化应用进程。

此次疫情之后,国家将针对医疗机构在疫情救治及数字医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延续近两年的政策导向,预计将在互联网医院、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5G医疗、医疗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智能导医分诊等方面加快政策落实和制度突破,更多地区将纳入相关试点工作。

数字医疗服务与药械产品不同,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通过数据积累,问题反馈逐步完善和改进。但受制于患者及医生理解偏差、使用习惯转变、医疗机构接受程度低等因素影响,数字医疗服务进展并不顺利,很多业务仅仅在政府示范工程中进行一两次“演练式”试用,很难形成经验积累。

新冠肺炎疫情为部分数字医疗业务提供了较长时间、较大规模的应用探索,并在用户中形成较好的感官认知和使用惯性,这将促进相关数字医疗业务加快商业化进程。如5G部署初期,5G医疗业务认知度、接受度很低,但随着5G云端智能医疗机器人、远程会诊等医疗业务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中的应用,并在“防止交叉感染”、“提升效率”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用户好感度将显著提升,势必会推动其商业化应用进程。

疫情之下,智慧医疗的新机遇


三、对新冠肺炎病症隐匿性的反思

未来应加快推动以生命数字化为特征的精准健康领域发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关注通过数字医疗调度全国资源服务武汉病患救治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疫情前期,无法对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病情轻重的精准预判,导致部分表面症状较轻但实际比较危重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部分病毒患者虽身体健康指征已发生微妙变化,但一直没有明显可感知症状,将病毒传染给密切接触者,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

这些辛酸的事件将让我们每个人对健康的精准监测、精准干预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势必为以“生命数字化”为特征的健康精准管理新业态逐步推开市场之门。我国一直在推动以“主动健康”为特征的“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国内部分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通过生命基因与大数据充分结合,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构建针对个人的“生命大数据管理平台”,绘制构建个人生命全景图,为个人改良生活习惯、医生诊断疾病、个性化用药、保险支付提供精准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