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汉怀帝刘禅,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蜀汉末代皇帝,在位四十年。阿斗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诸葛亮在世时期,一个是诸葛亮去世后。对于诸葛亮在世时的历史故事,在各类小说和电影中,已经被观众熟知,暂且不表。今天主要来讲讲诸葛亮去世后,阿斗的执政生涯。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五丈病逝。对于蜀汉而言,它标志着政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阿斗也将独自面对危机四伏、波谲云诡的三国争霸中。诸葛亮死的那年,阿斗只有27岁,摆在这个年轻皇帝面前的局势非常严峻,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诸葛亮健在时,蜀汉群臣尚能维持和睦,一旦主心骨没了,权力的争夺差点让蜀汉陷入内战。长史杨仪与镇北将军魏延,率先反目成仇,为了争夺诸葛亮死后的统帅权,杨仪和魏延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虽然最后杨魏之争侥幸得以平息,没有酿成大祸,但魏延却在此次事件中丧命。但是阿斗处理方式却显得很有智慧,他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日:“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这在当时稳定了军心,也让诸葛亮时期的一众老臣心怀感激。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此后,姜维逐渐升为蜀汉军队的最高负责人,他虽然秉承诸葛亮遗志,多次北伐,但他却没有诸葛亮的实力,反而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姜维的独断专行,激起了蜀国文臣集群的强烈不满。费祎、蒋琬等人都认为,蜀汉此时国小力弱,理应休养生息,苦练内功富国强兵,而不应一味穷兵黩武挑起战争,搞得蜀国民穷财尽,双方多次为此发生争端和冲突。对于朝内文武不和,阿斗又显示出超凡的政治平衡。在一次朝会中,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阿斗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便把剑拔弩张的对峙,轻轻的带过。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阿斗就在这样的处境中,在没有诸葛亮的帮助下,竟然完整的执政了29年。但统一大势不可逆,由于蜀汉疆域最小,人口最少,兵力最为单薄,也是曹魏首要攻克的目标。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带领一支奇兵,突破阴平天险,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而姜维的大军此时远在外地,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派兵抵御,结果兵败身死。蜀汉是战是降,阿斗必须做个决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阿斗下达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道圣旨,宣布放弃抵抗,投降曹魏。在圣旨中他提了一个条件:“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简而言之,就是我可以让蜀汉军队放下武器投降,但蜀国百姓已经饱受艰难困苦,衣食难继,不要再伤害他们的性命。至于他自己的未来,“存亡敕赐,惟所裁之”,杀剐存留悉听尊便。阿斗的选择,显示出他超乎寻常的智慧,为了保护黎民百姓免遭战火,他甘愿放弃自己的政治地位。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曾经很多人认为,阿斗就是个昏君,在朝堂上,昏庸无能,管理不好下属。大敌当前又屈膝投降,毫无血性,其实这种看法非常片面的。作为一国之君,面对父亲留下的老臣,面对老臣留下政治派系,以及各派系“繁衍”出新的政治力量,阿斗都应对的“游刃有余”,没有一方势力可以推翻阿斗的统治,也没有一方势力对阿斗心生不满。而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在没有强大的经济、军力做后盾,甚至没有父亲手里“五虎将”那样的战力,他依然独自支撑了29年。要知道,在这29年里,曹魏收集了多少新的武将,多少新的谋士。当面对是拼尽全力,殊死抵抗,明知大势已去,还要拉着老百姓垫背,还是早早“投降”,加快全国统一步伐,阿斗的选择从人性角度来讲,是伟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阿斗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独自执政二十九年的阿斗,当真扶不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