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禾苗像着火的时候秋天到了。愁,深秋凉到心冬天严寒怎么办?


秋,禾苗像着火的时候秋天到了。愁,深秋凉到心冬天严寒怎么办?

刘东汶:秋愁字义

“秋”和“愁”。什么是秋天?什么是愁?都是很抽象的。秋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抽象得很;而愁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难于表达清楚的。外语的“秋”和“愁”都是一个个发音记忆性单词,没有告诉人们更多的准确的可以辨认的信息。而古汉字则不同,它告诉人们准确的可以辨认的信息,古汉字让即使是孩童也能够懂得十分抽象的字“秋”和“愁”。

秋qiū

秋,禾苗像着火的时候秋天到了。愁,深秋凉到心冬天严寒怎么办?

秋(秌):禾+火。甲骨文中的“秋”字有多种写法:其一是僵死的蝗虫(俗称蚂蚱),其二是一个煌虫被火烧的样子。蝗虫到了秋天其生命周期便告结束,因此,也是表达秋天到来的表现形式。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明显地看到蝗虫,因此,这种表述方式就有失偏颇。甲骨文中还有,禾苗叶片开始掉落,在禾苗的旁边有一只乌龟,这幅图像告诉我们的是,禾苗的叶片也像乌龟那样,浑身没有毛的时候,这就是秋天的到来。但是,这种描述依然费解。也就是说甲骨文中关于“秋”的解释还是不太科学的,还没有揭示秋天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只有在金文、隶书和楷书中,秋字才是由“禾+火”组成。应当说,这后者比甲骨文的写法更科学和直观;甲骨文中的“秋”字,令人费解。而“秋”字(另外一种写法是“秌”)的写法则表现出,当禾苗像着火(红色)时,这就是“秋天到了”。秋天有许多特点,“秋”给予人们的印象很多,如春华秋实,秋高气爽,秋风萧瑟,秋收冬藏,秋风扫落叶,秋风凉,还有秋天的“万木霜天红烂漫”等。但是,古代先民抓住的是秋天最为典型的特征,以及给古代先民留下的深刻印象来给予形象的说明。

一个画家作幅关于秋天的画图,如果这幅画把自然环境中的木本或者草本植物画得像着火一般,那么,小孩也能够辨认出这是秋天的景致。

秋天的“万木霜天红烂漫”,不仅在诗人毛泽东的眼中,这是对秋天的最准确的描写;而且在古汉字中,在秋天的众多特点中,当“禾”+“火”,也就是当禾苗像着火的(红色)时侯,这就是秋天。古汉字对于“秋”天的这种解释和认定,比起毕加索这样的抽象画派大师还要见解高明!

“秋”字本义:当禾苗像着火的时候,即禾等粮食作物成熟了的时候,这就是秋天到了。

“秋”字。《说文》:“禾谷孰也,从禾。”《新华字典》:“1、秋季。2、庄稼成熟的时期。3、年 。4、称某时期。”

由“秋”字组成的词组有:秋天、秋风、秋播、秋菜、秋分、麦秋、秋麦、秋禾(秋熟的谷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庄稼)、秋实、秋季、秋旻、秋狝(秋天打猎)、秋粮、秋零(秋气肃杀,景物凋零)、秋叶、秋严(秋气肃杀)等。


愁chóu

秋,禾苗像着火的时候秋天到了。愁,深秋凉到心冬天严寒怎么办?


愁:秋+心。“愁”字这原本是极其抽象的字。但是在古汉字中,“愁”字也是用具体的、形象的事情来表现的。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居民生活条件很差,极其缺乏御寒的衣物,因此御寒能力很小。秋天开始天气逐渐转凉,继秋天来到的是严寒的冬天,居民对严寒的冬天很恐惧,因此,居民对冬天到来之前的秋天自然很忧愁,心中甚为忧虑,怎样才能够顺利渡过严冬啊!

而“愁”:秋+心。“愁”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愁”字是秋到心头,想一想难以抗拒的冬天的严寒,真正愁煞人啊!这就是古代居民对于“愁”的理解。而冬在心头,就不只是“愁”的问题了,而是恐惧了。

在古汉字里,提到人们日常生活,人生须臾离不开的宝物中,总是用“衣食住行”四个字来概括。为何衣放在第一位?我们必须联系人类的生活历史才能够理解。要知道,在古代,衣服对于平民百姓是一件最难办的事情,就在于衣(衣服)是最难于得到的。行,无非是个快慢的事情;住无非是住宅的大小、好坏问题;食,当然也是难事,特别是饥饿就是一件大难事;而衣在生活四件事中则是最难的。为什么?缺少衣物,到了秋天很难受,到了冬天,冰天雪地,严寒的气候,会把人冻死。因此,衣放在人们考虑中的第一位就是必然的了。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穿衣问题基本解决,不仅有养蚕和在农田中种植棉麻等植物纤维可以纺纱织布,而且,从石油化工中还提炼出锦纶、氰纶等化纤用以做衣服,穿衣问题现在能够比较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决困难了。

但是,人类社会哪怕往前数一千年,那么,人类,包括中国的先民们,在穿衣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古代中国社会,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做衣服呢?无非是丝绸、毛皮、麻类织物;但是,丝绸、毛皮的衣服,平民百姓穿的起吗?穿不起!毛皮、丝绸品那是达官贵人和富商豪强的专用品,穷人是无法问津的;别说普通百姓穿不起毛皮和丝绸品这些奢侈品,就是唐宋时期的许多诗人也难于有钱穿这些高级物品。

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且在朝廷当过大官的人,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同样难于舒舒服服地生活,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可以知道他生活的窘迫。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诗人多悲秋”!古代诗人比起普通老百姓经济乃至政治地位更高的人尚且缺衣少食。而千千万万的平头百姓穿的主要是粗麻织品。粗麻织品保温性能很差,但是,即使如此,还有很多老百姓穿不起这种粗麻织物的。可以说,在古代,绝大多数的百姓由于缺衣少食,秋天到了就发愁,对于严冬即将到来的严重恐惧那是可想而知的。

要强调指出的是:价格比较低廉的棉花是到了近一千年的南宋末年才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但是,棉花产量一直很低,棉花做出的衣服,价格依然昂贵,棉衣与普通百姓也是无缘的。而在南宋以前的几千年古代社会里,衣服的缺乏,穿衣之最大难就可想而知了。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那时在国民党统治区里,百姓的衣服極度缺乏,从以下几个真实的故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了。1947年,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党为了增加军队,强拉民夫当壮丁。听国民党一位军官说,光是冬天在南方某地渡口,就在短短的过渡时间里,当时一个连的百十人队伍中,因为只穿着稻草御寒的壮丁,就被冻饿而死去四五个人,那是何等的悲惨!

即使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冬天里我國南方有许多人连布鞋都穿不上。更不用说在古代,在创造古汉字时,那时的生产力低下状态下,就更难于解决穿衣问题了。中国真正解决缺衣少食的日子,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国家经济发展了,棉花产量大增,还有化纤织物大量生产出来,穿衣问题才得到彻底的解决,缺衣少食的岁月才终于过去,从此,到了秋天就发愁的历史才真正结束。

秋,禾苗像着火的时候秋天到了。愁,深秋凉到心冬天严寒怎么办?

“愁”字。《说文》:“忧也,从心。”《新华字典》:“1、忧虑。2、忧伤的情绪。”

由“愁”字组成的词组有:忧愁、愁苦、愁楚、愁烦、愁虑、愁郁、愁闷、愁容、愁绪、借酒浇愁、多愁善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