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01


网上看到这个视频,很感慨。视频中,陈旧的房间,陈旧的摆设,沧桑的面容,花白的胡子,破旧的长衫……要不是旁边的患者,以为是穿越到了从前。


有网友说,看完突然泪目了,不知道社会上还有多少这样的民间中医?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


民间中医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然而,系统性、理论性学习的缺失,使其有别于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他们确实继承了精湛医术,有的民间医生治愈了西医无法治疗的顽疾,这也是现在很多普通群众笃信民间中医的原因。


自1998年起我国实行医生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使得众多民间中医的处境突然变得尴尬。许多人被迫克服障碍重新去获取资格,也有许多人因年事已高,或地处偏僻,与考试或考试信息绝缘,也就从此被烙印上了“非法行医”。


相关人士透露,2010年在行医的中医人员应该有四五十万人,其中有一定的中医药知识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而可以专业行医,却没有合法行医资格的,大概在25万左右。而2009年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接近二十六七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民间中医人员在偷偷摸摸地“非法行医”。


针对“非法行医”,相关法律人员曾表示,仅以“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来规定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片面的。对在某些特定领域拥有专长的民间中医应该进行一定的保护,而对于一些滥用中医手法或者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医学领域进行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的民间中医,则以非法行医罪对其进行合理的惩罚。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非法行医”之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但同时也让患者失去了更多健康的机会。


国医大师朱良春曾表示,都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宝库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1)一个是历代传下来的古籍,医书,这个里面有很多宝贵的东西。


(2)第二个就是现代的名老中医,他们的活经验,这是要抓的,要抢救。不抢救呀,老的一个一个的都去了,去了就没有了。


(3)第三个就是流传在民间有一技之长的、有独特的一些技能的这些中医要保护。

需要国家能够注意到这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子才能把这个宝库当中的这一块保存下来。不然的话,一个一个的都会湮没掉的。


这三点当中,古代的医书有人在整理,有人在研究;现代的这个老中医的传承国家也抓得很紧;唯独民间中医这一块呢,可以说就抓得比较少。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民间中医群体被边缘化,也是中医被边缘化的一个代表。因为鱼龙混杂,因为太多人会打着中医旗号欺骗患者,所以没有正式身份的民间中医便成肃清中医环境的首当其冲。


只是在肃清的同时,却也不免损伤了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如专家所说,是“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是不明智的做法。


民间中医并非骗子的集中营。对此,浙江、广东、安徽等都曾做过民间中医的相关调查活动。


安徽中医药大学100多名师生实施的《安徽省民间医药暨民间中医医疗机构基本现状现场调查报告》显示,近千名民间中医里,虽然很多都没有行医资格,但是拥有真材实料的方药和技术多达846个。


广东省中医院启动的“杏林寻宝”活动,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10年之时,已累计梳理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327余项,北京的平衡针疗法、山西的腹针疗法、流传海外的切脉针灸法、台湾的董氏奇穴疗法、四川的雷火灸疗法等,天南地北,海纳百川,多年来为百姓作出了巨大贡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的“浙江民间郎中调查团队”,曾走访浙江11个地市城乡、山区和海岛共118位散落各地的民间土郎中。调查发现,民间传承下来的特色医技确有一定疗效,而且简便验,颇受当地民众欢迎。比如:丽水“庄氏抓筋手法”治疗筋伤;“朱氏祖传喉科粗针点刺法”及“吼药散”治疗咽喉疾病……各有独到,各受百姓所需。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02


相关人士曾介绍,近年来民间中医的发展面临政策门槛,尤其是实行《执业医师法》后,祖传中医、师带徒无学历的中医、只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被撤销了行医资格,需重新考试取证。


据北京市统计,以前被认定属于一技之长的中医,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只有40%,考试及格的只有3%,即在以西医模式管理民间中医的模式下,有一技之长的中医97%不能执业。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红沙社区的王堂珍医术了得,当地人有口皆碑。一位俄罗斯女留学生婚后3年不孕,在几家大医院治疗未愈,来三亚旅游时经人介绍找王堂珍,开了60服中药带回家,服完药就怀上双胞胎。


王堂珍原先有行医资格证。他自学中医近10年,参加过上海和广州的函授学习,1988年参加海南省三亚市卫生局考试取得开业执照。1998年《执业医师法》颁布,由于种种限制及原因,他竟然“被非法行医”。


山东省滕州市一名民间中医王永光,他从医40余年,治疗了不少疑难重症。原先的行医资格证过期,无法通过行医资格考试。这位自学成才的民间中医,也成了卫生行政部门“打击非法行医”的对象。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经济参考报曾报道:


杭州一名老中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在祖方基础上研制“疏肝消积散”,为许多肝癌、胰腺癌病人解除了痛苦。行医35年成果累累,却一直没有职称,考取的执业资格又被撤消,丧失了行医权利。


湖南一老中医多年来一直为十里八乡的农民看病,其资格和执照近来被注销并处罚款和没收药品。


上海一位五代名医传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被多家单位聘请,却至今没有职称和“合法”执业资格。


所以有许多人困惑:民间中医既然有效,当下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那么突出,

为什么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却还困守家中。


业内表示,民间中医对推广中医药术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国家重视全国中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但却忽视了民间中医药优秀人才的挖掘,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实事求是讲,许多民间中医用他们独有的专业秘笈为区域病人(包括许多疑难杂症)驱除病魔发挥了让人不可想象的效果,搞好民间中医传承发展值得被重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使用价值。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还曾介绍,他经常会被人问:全国几十所中医药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还需要从民间考核录用中医吗?


陈珞珈表示,考核注册民间中医,既保存了师带徒形式和民间独特疗法,又解放了一批身怀绝技确有疗效的中医,这是明智之选。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03


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更加重要和紧迫。为了更好挖掘民间中医,许多专业人士分享过建议,如:


1,在政策、 法规、条例的制定上为民间中医创造一个安心乐业的软环境。


理所当然,这要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仅是为百姓负责,也是为中医负责。如陈珞珈所说,“是英雄不问出处,是狗熊禁止入内。”

目前解决民间中医身份问题是头等大事,近些年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只是转正的人很少。哪怕是如今中医专长考核的出台,报名和考核通过率都是很低。到现在也只有浙江省向中医专长人员胡春根颁发过全国第一本《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其他省份仍然没有动静。


另外应设立民间中医临床技能考查机构,准予民间中医评定职称,为他们设立相应的职称评定机构。如此调动民间中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网友为民间中医泪目,朱良春:民间中医是中医药3大宝库之一


2,建立民间中医与中医院、中医高等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机制。


业内建议,可以尝试把某些民间中医诊所设立为中医高等院校学生的实习点,鼓励、支持民间中医收中医高等院校学生为徒;鼓励、支持民间中医去中医院跟师侍诊,到中医高等院校深造;鼓励、支持中医院、中医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民间中医进行交流、讨论。


3.鼓励有条件的民间中医著书乃至立说


对此可以设立专门的奖项,吸引鼓励民间中医参与;并鼓励民间中医贡献绝技、验方供科研机构或人员研究 ,并给以一定的奖励;为民间中医创立专门的刊物或者在中医药类的刊物上为他们设立论坛;鼓励、支持民间中医参加学术研讨会。


一位医师曾说:我是官方认可的中医,但是我的理想却是要做一个民间中医。他认为中医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医学,这种医学的特点是疗效是硬道理。我只想专专注注提高中医疗效,不为什么乱七八糟的头衔。


许多民间中医也不求广为人知,就是希望能堂堂正正地合法行医,或许家人不支持,社会不认可,但他们本身维系的动力就是来源于患者。患者的信任使他们的从医之路,一步步变得坚定,尤其是在追逐考证的道路上。


所以专家表示,民间中医是用自己的“金刚钻”,征服了患者,也敲开了《中医药法》的大门,使得他们的存在获得法律的肯定,但身份上合法转正却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希望,那一天能早点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