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公布 首次发现“蜀世子宝”金印

  据明清时期的史料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领着义军从水路出川,但是由于当时的银两太多,不方便携带在身上,便命令工匠做许多的木头夹槽来装这些银两,让这些夹槽随着水漂流而下,等到江流狭窄的地段,再将银两打捞上来。但是没想到的是,遭遇了南明军的阻击,导致了大部分银两沉入河底。

  在四川地区,关于张献忠千船沉银的民谣一直广为流传。在四川彭山江口古镇的岷江河道,近年来也频频发现与张献忠有关的金册和银锭等文物,最终促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17年开始启动了连续三次的考古发掘。29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通报了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并公布了首次在国内发现的世子金宝实物——“蜀世子宝”金印。“蜀世子宝”金印属于谁?象征什么?发掘成果公布又揭开了哪些历史谜团?

  随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古战场遗址考古发掘的进行,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遭明将杨展袭击,大量财物沉于江底的传说得到了证实。此次第三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0000余件,主要为金银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印面铸有“蜀世子宝”四字的金印,方形印台、龟形印钮,印台边长10厘米,厚3厘米,含金量高达95%。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刘志岩说,“蜀”字证明这枚金印原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为亲王嫡长子。从印文可以得知这枚金印为明代蜀王世子所拥有,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征。“蜀世子宝”是国内首次发现世子金宝实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刘志岩说:“其实它就是一枚金印,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碎成了4块,可以说是目前我们发现的唯一一枚明代世子的金印。去年我们发现了蜀王之宝,今年发现的是蜀世子宝,就是父子两代的金印。这两枚金印也是当时明代蜀王府权力的象征或者最高级别的文物,我认为这能够让公众看到当时明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繁荣富庶的情况,才能够铸造出这样重量级别的金印,对当时的政治制度、藩王分封制度都有一个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此考古发掘不仅抢救和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也进一步确认了遗址为古代战场遗址的性质,对遗址本身尤其是文物分布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要突破。刘志岩表示:“发现有一些银锭、银金块的痕迹,它深深地嵌入到岩石里面去了,它肯定是当年就沉到下面去了,金属和岩石的摩擦能够出现这么深的一个痕迹。我们发现那些银锭都是扣在河床上面的,它其实不是一个稳定状态,说明当时在这个地区船沉以后,可能当时的文物就沉在这了,通过文物痕迹的发现来判定当年战争的发生地,或者沉船的一个地点。对我们来说,今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发现这些金器和银器基本上是分开分布的,就是说当时大西军在撤离成都的过程中,要转运这些金银,应该分了不同的船,或者在船上分了不同的箱子,是不是可以对当时大西军撤离成都的时候,他们状态有个判断,应该不是很慌乱,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准备,有意识地把这些金银都装好,然后离开成都的,通过这些迹象和痕迹,我们能够还原这些历史的细节。”

  经过三次水下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52000余件,这些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江口沉银博物馆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表示:“通过文物发现已经证实了张献忠不是传说,而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且战场就在江口镇,我们计划接下来对文物进行修复,一共三期,每一期做一个考古报告。与此同时,我们会围绕着课题进行研究,支持好江口博物馆的建设,做一个很好的展陈,把我们的文物放进展馆,让每个爱好的人能够喜欢。”(记者贾宜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