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原油日虧超30%!投資者中行原油賬戶凍結,結算價格尚未確認


抄底原油日虧超30%!投資者中行原油賬戶凍結,結算價格尚未確認

曾被稱為“黑金”的原油,如今正遭到市場瘋狂拋售,甚至跌至“負油價”。

20日,即將交割的WTI原油5月期貨收盤暴跌300%,使得國際市場抄底原油的投資者損失慘重。21日,原油空頭繼續利用庫存不足的問題,重演前一天的崩盤行情。其中,6月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雙雙暴跌,WTI原油盤中一度跌超40%,跌至10美金附近。

與此同時,早在3月份就把國內銀行原油產品“買爆”的投資者也未能倖免,尤其是抄底中行原油的投資者,單日虧損就超過30%,實際虧損可能更大。

據悉,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恰好在當晚自動轉期,由於結算價格尚未確認,21日所有投資者的賬戶被凍結,處於浮虧狀態。中行公告稱,正積極聯絡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暫停WTI原油合約當日交易。

抄底原油日虧超30%!投資者中行原油賬戶凍結,結算價格尚未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20日晚間中行的5月美元美國原油賣出價為11.53美元,跌幅為34.80%;5月人民幣原油合約賣出價為78.58元,跌幅為36.83%。如果中行結算價與20日晚間的價差較大,虧損部分由投資者承擔還是銀行承擔,將引發市場爭議。

此外,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原油需求斷崖式下跌,WTI原油交割的庫欣地區庫存預計5月份就將被灌滿,這對WTI的6月合約的壓力巨大。

抄底中行賬戶原油鉅虧

誰也沒能料到,抄底不帶槓桿的銀行賬戶原油多單也遭遇暴跌。

4月20日(週一),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官方結算價暴跌,當日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出現負結算價。

此前通過賬戶原油產品抄底,並持有至今的投資者,在這波暴跌之下遭受重創。

投資者陳大麗(化名)向券商中國記者出具的中國銀行App原油寶操作頁面顯示,她上週新開倉的近400手美油2005期合約多單未能自動移倉,總虧損近50%。

抄底原油日虧超30%!投資者中行原油賬戶凍結,結算價格尚未確認

早在三月中旬,陳大麗就關注到賬戶原油,當時油價剛剛暴跌,至22美元左右的歷史低位。在兩次試水嚐到甜頭之後,陳大麗在原油寶的投資額也不斷增加。

4月13日至15日,她多次“抄底”人民幣美油2005合約,一週內累計投入約6萬元。不過截至4月20日22:00,陳大麗的這部分投資已經虧去近半。

其中,4月20日當天,陳大麗賬戶操作頁面上顯示的單日虧損幅度就達到36.8%。而在22:00之後,中行原油寶各合約的價格、K線圖再無變化。

按照此前安排,原油寶美油2005期合約(含美元、人民幣)將於4月21日到期,並在4月20日22:00停止交易和啟動移倉。

中行披露的交易規則顯示,原油合約默認到期移倉,在新舊合約移倉時,投資者根據新舊合約的結算價格進行買賣交易;如果不想移倉,可以在到期日前更改到期方式,選擇“到期軋差”,即在合約到期時系統按照結算價進行自動平倉,也可以在到期日前手動平倉。

陳大麗的實際虧損幅度或許要大於操作頁面所示。中行4月21日公告稱,該行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受此影響,原油寶產品中的美油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如果按照22:00的結算價格為客戶移倉、軋差平倉,客戶的損失會少一些,但銀行自身承受的風險很大;如果按照22:00之後的任一價格結算,投資者承擔的損失就更大了,但這不符合中行自己定的交易規則,也容易引發投資者集體投訴。”一位大行交易員表示。

該交易員稱,投資者在銀行做多賬戶原油後,銀行需要到國際市場平盤,但當前原油價格波動太大,無論是平盤的成本,還是因為沒能及時平盤而被動持倉的價格風險都顯著增加,“像20號那種暴跌的情況,銀行能否在國際市場及時平盤真的不好說。”

一位原油投資者認為,這其實是此前中行交易規則漏洞帶來的難題,在既定的規則內,投資者並沒有違規行為,不應該承擔22:00之後結算價格繼續暴跌帶來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行不同,工行、建行、民生等銀行都在一週前為客戶完成移倉。“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慶幸工行賬戶北美原油早早就自動移倉了,不然後果難以想象。”有投資者說。

熱到燙手的賬戶原油

對國內投資者來說,直接參與原油投資有幾大渠道,主要包括上期所原油期貨和銀行賬戶原油業務。此外,如果有海外證券期貨賬戶,也可以直接參與外盤交易。

其中,自2013年工行首次推出賬戶原油後,包括中行、建行、交行、民生等在內的多家銀行跟進佈局,目前以工行和中行的業務量最大。但參與該業務的投資者以普通散戶居多,只有少數投資者本金超過百萬。

而在三月初原油暴跌之後,投資者抄底情緒漸濃。“據說這半個月期貨公司很忙,很多跑市場的崗位都調回櫃檯協助開戶,因為很多人排隊開戶抄底原油。”深圳厚石天成基金總經理侯延軍稱。

工行一位理財經理也表示,近期到支行了解賬戶原油的投資者明顯增多,“以前基本上一年也沒幾個來諮詢的”。

由於開戶便利、低門檻且不帶槓桿,部分做多投資者也將銀行賬戶原油作為重要的抄底渠道,甚至將工行賬戶原油產品“買爆”。

據瞭解,3月中旬開始,工行部分人民幣賬戶原油產品已經無法買入開倉。4月初,該行全部人民幣賬戶原油產品多單開倉甚至都無法成交。

工行App對此解釋為“達到總交易額上限”,意思是做多的賬戶原油投資者過多,導致工行外匯額度達到上限。

“其實只要此前的多單選擇平倉,就有額度釋放,投資者抓住其他客戶平倉的時機就可以買入,但就是做多的投資者太多,尤其是3月初那次暴跌之後就經常買不進了。”該行一位理財經理表示。

除了部分賬戶原油產品被“買爆”,銀行也在通過提高點差、提高單筆開平倉最小交易量等方式,限制部分在劇烈波動下單邊做多的投機行為,同時降低自身風險敞口。

但這似乎無濟於事。“賬戶原油其實是個很複雜的投資品,新入場的很多投資者都不懂其中的交易規則,甚至不知道點差的高低意味著什麼,跟買股票一樣,買入了就準備長期持有,但實際並不是這樣的。”一位國有大行個金部負責人稱。

該負責人也表示,原油合約首次暴跌至負值之後,短期內選擇做多新主力合約的投資者或許有所減少,“但也不好說,市場上從不缺‘刀口上舔血’的投機客”。

還有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直言,“那些當初罵銀行不給做多原油的人,現在應該感到慶幸!不然虧慘了!”。

“以前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敬畏市場,估計週一晚上都懂了,不要和趨勢作對。”侯延軍表示。

暴跌至負價格顛覆商品投資邏輯

負油價的出現,顯然顛覆了商品投資的邏輯。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原油違反常理的暴跌,更多反映的是市場結構問題。石油市場因新冠疫情導致供需嚴重失衡,在這種市場結構裡被無限放大。否則,一種商品價格如何可以遠低於它的開採成本而交易。

景順亞太地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也指出,昨天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價格波動是技術上出現異常,並不能真正反映商品市場的實況。

其中,交投活躍的2020年6月布蘭特原油合約價格只下跌了3%,收報每桶25.49美元,成為全球石油價格更合適的指標。“儘管布蘭特原油的反應程度可能不及WTI,但它們的走向仍然相同。”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也表示,對臨近交割出現的負油價不必大驚小怪,這是期貨實物交割制度在特定市場情景下的表現。

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總監王笑表示,負油價的出現給市場帶來三大啟示:

第一,盲目抄底原油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由於原油價格下跌,不少投資者幾周前就開始抄底,然而期貨每個月都需要交割,短期漲跌脫離基本面,這次5月合約正是在交割前崩盤跌至負值,對市場抄底起到警醒作用。

“昨日(20日),持有多單的國際投資者多數爆倉。不過,國內似乎比較平靜,21日原油期貨的開戶數量仍舊激增,顯然投資者的抄底熱情還是不減。”王笑說。

第二,由於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油價,目前交易者對境外市場的交易結構、規則、結算等理解還是不夠,我們今天研究了一天。不少交易系統和軟件甚至都不支持負價格,蘊含著巨大的交易風險。

第三,雖然不少投資者抄底,但是不部分產業客戶還是堅定的看空,再次反映了金融和實體的偏差,凸顯了期貨市場作為金融工具的作用,能夠更好的幫助生產和經營。

無處安放的原油或導致更多負價格

4月21日,WTI對布倫特原油的貼水一度高達93%,或21.5美元/桶。歷史性貼水錶明美國國內對美油的需求疲軟,大量的庫存積壓使存儲設施不堪重負。

美國EIA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的一週,美國原油庫存激增1920萬桶,增幅創下紀錄。汽油庫存增加490萬桶,至創紀錄的2.622億桶,煉油活動則觸及2008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瞭解,WTI合約交割地點位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 Oklahoma),距離海岸港口達五百英里以上。WTI的主要用戶是美國中西部和墨西哥灣地區的煉油廠,傳統上期貨合約到期以後通過管道、儲罐網絡系統進行現貨交割。

不過,由於新冠疫情導致需求的斷崖式下跌,如今庫欣的庫存正在迅速填滿。

據彭博,如果美國石油需求效仿中國在戰疫期間下降20%, 原油庫存將在5月上升至7.35億桶,存儲設施佔用率將攀升至95%。5月庫欣的庫存將被灌滿,這對WTI的6月合約的壓力巨大。

“由於需求崩塌,原油供應過剩,倉儲空間被擠爆,疫情如果沒有出現拐點,不排除06合約將再度演繹同樣的故事。此外,國內化工產業的風險也在積聚,化工品的脹庫也可能同樣引發價格雪崩。”王笑說。

有市場交易人士指出,“原油空頭正是利用庫存不足的問題,將原油價格持續壓低。昨天成功將5月合約殺跌至負值後,今日繼續在6月合約重演。”

不過,與WTI不同的是,布倫特原油是北海海上合約,相較於WTI必須要交割於深鎖內陸的庫欣,擁有更大的倉儲靈活性,同時金融屬性也遠低於WTI原油。

但市場的恐慌同樣波及了布倫特原油。4月21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超過20%。

作為單位價值低的液體商品,原油倉儲費相對“高昂”,倉儲能力又十分有限,積壓的庫存會佔用更多倉儲,或將導致更多內陸原油按負油價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