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公元227年,蜀漢建興五年,在“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之後,諸葛亮揮師北上,拉開了六出祁山的序幕。

有人說,六出祁山就是以窮兵黷武的方式來實現一個人的理想,將一個帝國拉入了深淵。而在越過歷史的迷霧、處身當時的情景之後,會發現這一切都是那樣不可避免,一切都是一場無法逆轉的宿命。而這場看似失敗的宿命掙扎中,其實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用悲壯寫就了貢獻。

1.理想的背後,是清醒的判斷足夠的忍耐

21年前,在隆中的那個草廬,諸葛亮告訴劉備: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然而,21年後,荊州丟失了,先帝不在了,上將也無人可選。他扶持著年輕的後主退居一隅,名為大漢,實為一蜀。當年隆中對的偉大戰略裡,三分天下的構想已經實現,但他也深深地意識到,霸業成、漢室興的目標卻遠沒那麼簡單。

那麼,出師北伐是單純地為了實現當年君臣共同為之熱血澎湃的理想嗎?不是。諸葛亮已經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他是一個被臨終託孤、肩負著重大使命的人,特別是那個被託付照顧的少主,又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此時他的決策絕不會是為了一個一意孤行的執念,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此時,從曹劉兩家最後一次交兵算起,已經八年過去了。這期間,不但曹操不在了,稱帝的曹丕也去世一年了。在這八年中,諸葛亮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因為先帝因遭大敗而崩殂,幼主庸碌無為,群敵環伺內外不寧,他只能韜光養晦,耐心等待,讓自己的羽毛更豐滿厚實。在之前劉備貿然出擊的荊襄和東川系列戰役裡,他清醒地認識到了不但曹強劉弱,就連東吳也如狼似虎的殘酷現實,魏、吳兩家輸的起,唯獨自己輸不起。一著不慎,即是萬丈深淵。

因此,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意在平定內部矛盾,恢復農業生產,爭取休養生息的條件和時間,同時也鍛鍊了隊伍、積攢了經驗。他又重新恢復建立了蜀吳聯盟,在政治上減少後顧之憂。

更為重要的是,他分析了對手的情況,曹丕剛剛去世,曹睿即位。而對於一個和曹操、曹丕這樣優秀對手打過交道的人,曹睿這個小字輩應該沒有什麼可懼怕的,形勢對於蜀漢來說極為有利。

因此,他等來了自認為最好的時機: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以獎率三軍,北定中原了。


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2.曹魏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曹魏一直沒怎麼把蜀國放在眼裡,體現出了一種大國自信。黃初二年,群臣對曹丕說:蜀國不過是個小國,有名的將領唯有關羽。現在關羽死了軍隊散了,應該不敢再有什麼動作。(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三國志》)資治通鑑也記載了後來的情況:魏以漢昭烈既死,數歲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豫。

諸葛亮在韜光養晦,曹丕也全不理會。

然而曹丕死後,曹睿也並不像諸葛亮估計的那樣庸碌可欺,更可況四大輔政大臣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都健在,他們都是曹丕提拔使用的重臣,自身的利益與曹魏的利益趨同,所以政局相當穩固。更為可怕的是,輔臣之一的司馬懿文韜武略,才智不在諸葛亮之下,這一點,在後來兩人的交鋒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曹睿一度曾準備主動出擊,立即被他的謀臣所否定,他們勸他靜守要衝,以逸待勞,令敵人知難而退。這個策略,後來被證實是極為正確的,此後數十年,曹魏乃至於司馬氏當政,用的都是這一策略。這無疑在雙方之間,形成了一個暫時的平衡。而這個平衡,並不是諸葛亮所最希望看到的。

3.既生亮,何生懿

對於曹魏和蜀漢來說,司馬懿的崛起都是毀滅性的,最終司馬氏篡了魏,也滅了蜀。當然這是後話,在當時,曹魏必須起用司馬懿,而諸葛亮也不得不面對這個最強勁的對手,沒有選擇。

諸葛亮進攻曹魏,其實備有一步很重要的棋:利用新城的孟達牽制敵人或出奇兵助攻。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兵敗的時候,劉封和孟達見死不救,第二年孟達就投降了曹魏,被任命為新城太守。但孟達為人反覆,曹丕死後,他又擔心立足不穩,託人與諸葛亮重新聯繫,想再次歸蜀。新城是通向荊州的入口,近可控制荊襄,遠可威脅洛陽,諸葛亮如果能得到孟達相助,以關中和荊襄兩個基地進攻曹魏,勝算很大。

然而,司馬懿出手了。

控制荊襄一帶的,原本是曹仁,但他在曹睿即位後就去世了,司馬懿填補了這個空缺,以驃騎將軍總督荊州、豫州軍事,屯於宛城。他看出了孟達的問題所在,果斷下手,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殺死了孟達,使諸葛亮的試圖控制荊州的努力化為泡影。

因此諸葛亮別無選擇,只能在西線揮師北上,是為一出祁山。


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4.蜀中無大將的無奈選擇

諸葛亮北伐,是有一定把握的。他後來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但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大好局面,被馬謖破壞得稀里嘩啦。

斬馬謖的故事盡人皆知,失街亭這個看似偶然的事故,背後是一個必然的殘酷現實:蜀漢可以勝任一線軍事大任的人才極其缺乏。

回過頭看,當時的可用之人,趙雲已老,魏延激進。但趙雲雖老,還是承擔了分兵褒斜道,用疑兵吸引曹真主力的任務,趙雲也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然而他的分會場打贏了,主會場的馬謖卻慘敗了,不由得讓人扼腕嘆息。

而魏延當時作為鎮守漢中的大將,本來可以用於北伐的主將的,但諸葛亮有他的考慮。魏延曾提出分兵子午谷、搶佔漢中。佔據關中。這個建議一直以來很有爭議,有的人認為如果按照魏延的這個建議,北伐早就成功了,但其實不然,魏延的建議看似可以奇兵制勝,實際是個冒險的舉動,必須在同時達到多個條件的理想狀態下才可能成功,否則只要有一個細節銜接不上,就必敗無疑,將面臨前有強敵後無援軍的絕境。或許正是魏延的這些軍事思想與諸葛亮求穩不求速的戰略思想相違背,諸葛亮最終選擇了馬謖擔任主力指揮。

馬謖的缺點,在於缺乏實戰經驗,而實際上,遍觀蜀中大將,又有幾個不是這樣的?即使是魏延在鎮守漢中的很長時間裡,也並沒有可圈可點的戰鬥經歷。在缺乏人才的情況下,諸葛亮就只能在承受巨大風險和保守緩進之間二選一。後世評論諸葛一生唯謹慎,謹慎實在是他不得已的無奈選擇。

而反觀對手,一個司馬懿就足以壓倒蜀漢的所有將帥,更何況在他的身後還有更為陰險毒辣的司馬昭、司馬師。司馬懿如同一個狡猾的獵手,將自己隱藏在崇山密林之中,對於眼前的獵物,他既不急於捕獲,又不會放任他們跑得太遠。因為只要獵物還在,自己的重要地位就無人可撼,在他的心中,有著一個比滅蜀更為重要的目標,而蜀國和諸葛的北伐,在某種程度上竟成了他的一粒棋子。

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5.勝利只有一步之遙

第一次北伐結束之後的第二年,諸葛亮趁魏國東線的曹休被陸遜打敗之機,舉行二次北伐。但在陳倉他遭到了郝昭的頑強防守,相持二十多天不能攻克,而對方援軍已至,不得不無功而返。

建興七年春,三次北伐開始。在取得一些小勝、士兵疲憊不堪的時候,東吳孫權稱帝了。為了觀察東吳的動向,防止後顧之憂,魏蜀雙方都不得不停下來觀望,三次北伐就這樣結束了。

建興八年,魏國主動出擊,諸葛亮被動應戰,是為第四次北伐。魏國損兵折將沒有佔到任何便宜,這也證明了之前不宜主動伐蜀戰略的正確性。

建興九年,諸葛亮再出祁山,大敗司馬懿。但關鍵時刻,來自後方的告急文書阻斷了繼續前進的道路,這是諸葛亮距離勝利最近的一次,可惜的是,因為李嚴的謊報軍情而葬送了大好的黃金機會。

建興十二年,54歲的諸葛亮在五丈原燈枯油盡,他太累了,肩上的擔子太重了,這個結果早已經被司馬懿看出來了,他曾預言說: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從六出祁山看蜀漢帝國的悲劇宿命:伐亦亡,不伐亦亡

6.失敗背後的成功

六次艱辛的北伐,足以證明了“伐亦亡”,以蜀漢的羸弱,去進攻國力強盛、地理有利、輔臣強幹的曹魏,談何容易?失敗應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麼如果不北伐呢?分析當時的形勢,特別是從後來的歷史走勢來看,精明強幹的曹魏君臣特別是司馬氏掌握的政治軍事勢力如虎狼般環伺,可能會提前實現滅蜀的結果。

那麼,進也沒用,退也沒用,六出祁山難道就是一場徒勞的無用功嗎?決不能這樣看。實際上,諸葛亮通過六次北伐,實現了兩個極為重要的目的。

一是成功實現了以攻代守。從表面來看,他一直在打進攻戰,實際上,這種進攻更大的作用卻體現在防禦上。他以自己的積極主動進攻,使曹魏一方疲於應付,同時形成了思維定式,一心只想著守,一時半會想不到攻,很難會謀劃主動來進攻蜀漢。

二是成功地凝聚了蜀漢的人心。劉備既死,分歧很多,蜀漢很有可能成了一盤散沙。諸葛亮利用北伐這個旗幟,對王朝的各方面勢力進行了動員和凝聚,大家同仇敵愾,為了一個共同的偉大目標而努力,極大地消弭了可能出現的勢力分割,使全國統一在一個旗幟之下,客觀上保持了蜀漢政治上的穩定。

因此,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斬釘截鐵地說:惟坐而待亡,孰若伐之?這是一種在明知悲劇宿命下的勇敢進取,是一種為了理想而選擇燃燒生命的深情吶喊,至今讀之,仍然使人淚流滿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