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邑聞名菜式燒鵝,曾榮登1968年《財富》雜誌全球美食榜

江門人食鵝,就如同廣州吃雞一樣,是絕對的權威,皆因五邑人愛吃鵝,每逢大時大節有親友到訪,亦必宰鵝相待。勤儉持家的巧手煮婦們將偌大的一隻肥鵝從鵝肉、鵝掌翼、鵝雜、甚至連鵝骨都物盡其用,以農家傳統的烹調方式搭配本地盛產的佐料,炮製出一桌香濃野味的佳餚來,讓來客食指大動,爭相傳頌。


這個五邑聞名菜式燒鵝,曾榮登1968年《財富》雜誌全球美食榜

土灶燒鵝

鵝的做法有很多,但在五邑地區,佔主導的食法有三:豉油鵝、白切鵝、燒鵝。其中以豉油鵝最是代表。這也跟當地習俗有關,每逢過年,五邑人民就會在家宰殺鵝來祭拜神明、祖先,廣州人拜神不能無雞,五邑人祭祖不能缺鵝,但古時候的保鮮技術非常落後,人們為了讓鵝能在祭祀之後不會變質,就把鵝以豉油、冰糖、黃糖、姜蒜,以及香料碌煮,再供上神臺,名副其實的拜神鵝。時至今日,豉油碌鵝也成了當地的名菜之一,即家常又美味,同時亦是五邑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道菜餚。


這個五邑聞名菜式燒鵝,曾榮登1968年《財富》雜誌全球美食榜


豉油鵝

至於白切鵝,則是最能考驗鵝質的硬指標,鵝要選不肥不瘦,足90天以上的馬岡鵝,此鵝位列廣東名鵝之首,其體型適中,頭、嘴、腳皆烏黑色,羽毛灰黑色,頭大頸粗、胸寬、腳高,皮薄,肉紋纖細,肉質好,脂肪適中,味道鮮美。有條件的餐館會以牛骨湯浸熟,最簡單的則鹽水煮,做得好了,吃起來就口感嫩滑。做白切鵝,最好選用大概7、8斤左右的母鵝,鵝肉的味道濃而不羶,肉質的肌理也相對細緻。


這個五邑聞名菜式燒鵝,曾榮登1968年《財富》雜誌全球美食榜

白切鵝

最後要說說燒鵝,五邑地區的燒鵝,以新會古井鎮的燒鵝最為出名。其風味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點,深受食客喜愛。據說,古井燒鵝是用南宋宮廷秘方製作的。七百多年前,新會崖門發生了一場改朝換代的宋元大海戰。大戰結束後,一位在南宋宮廷裡負責製作燒鵝的御廚,帶著女兒逃難到銀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廚在仙洞村開了一間燒鵝店,憑著宮廷秘製燒鵝的高超手藝,把鵝燒得色香味獨特,很快便名揚遠近數十里,生意特別好。後來御廚的女兒長大了,嫁到銀洲湖東岸的古井,女兒也把父親秘製燒鵝的手藝帶到了古井。古井燒鵝由此而起,並代代相傳到今天。


這個五邑聞名菜式燒鵝,曾榮登1968年《財富》雜誌全球美食榜

古井燒鵝

現在的古井鎮有條燒鵝街,叫做天成街,這裡的燒鵝店很多,但名牌只有兩個:一個是恆益燒臘行的“恆益”燒鵝,另一個是平香燒鵝專賣店的“平香”燒鵝。當地人有句話:古井人吃“恆益”,外地人吃“平香”。但到底哪家更好,是沒有明確答案的。不過說到古井燒鵝的標準,則兩家都有共同的一些考究,例如:燒鵝必須選用60天以內的幼鵝,燒製後的鵝大概四斤左右,燒鵝用的燒料是荔枝木……

除了上述介紹的三種鵝外,用鵝做的菜色還有:狗仔鵝、芋仔炊鵝、滷水鵝、鵝乸湯、甜酸鵝、檸檬鵝、話梅鵝等,大多深受食家的歡迎。

所以,吃貨遊江門,記得吃鵝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