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丨曹镜明

题丨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世界读书日:不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更知道怎么用,才如此没用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和珅与纪晓岚,这对欢喜冤家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之中,少有交集,却一直是近些年来影视剧里的常客。尤其是在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直接将纪晓岚的风流才子形象和和珅的脑满肠肥的形象,推向公众认知高潮。

其实,在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同时,编辑也有夹带自己的私活,或者说是自己,对于古代读书人的认知和理解。适值世界读书日,便以其为契机,引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救灾的一段对话,来展开探讨。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年江南发水灾,十分的严重,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饿着肚子不说,还很有可能成为流民,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看见的。故而,就特批了大笔的钱财和上好的粮食进行救灾,已显皇恩。可是,灾情并没有像意料之中的得到好转,反而还飞转直下。待查明原因之后,原来是这些粮食经过层层官员的抽成,实际落到灾民身上的寥寥无几。

面对肉眼可见的利益,即便是皇帝杀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仍然得不到好转。这时,和珅便挺身而出,命人买来一批牲口吃的米糠,掺和其中。当纪晓岚知道后,对和珅破口大骂,说:“本身灾民就吃不到这些救命粮的百分之一,你这又馋进去这么多牲口吃的东西,还叫灾民怎么活啊?”和珅摇了摇头,说道:“错了吧!真正的灾民,是不会在乎这些粮食里,是否掺进去米糠的。因为连命都顾不上了,哪里挑三拣四的资格。与之相反的是,只有那些层层抽成的小官,才会在乎这些。”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果不其然,经过和珅这样一掺和,接下来的救灾粮食除去路上的损耗外,基本都落实到了灾民的身上,用事实证明了行之有效。

这跟很多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人,做事,切勿理想主义,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道行。像影视剧里的纪晓岚这样,死读书一辈子又如何?游说的了阎王,折腾不过小鬼。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类似于和珅这种,能够在规则之内,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需求,则需要一种更高的生存智慧。水至清则无鱼,这世道绝不存在非黑即白的界限,更不会存在人人都是清流的朝廷环境。正如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一样,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要不过界限,在自己的权利的范围以内,为所欲为,也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同样是这一批救灾的粮食,即便是全部都高价的卖出去,换来用低价购得的米糠,又如何?只要体量上,保持不变,何尝不是一种菩萨的行为?对于那些灾民而言,每天吃白面馒头是一天,每天吃棒子面窝窝头也是活一天,本身就没什么区别。

可是,这区别对于帮助他们的,落实这些救灾政策的官员来说,就大大的不同了。什么意思?正所谓,摸一把肥肉,还能沾一手油呢,更何况是守着这些真金白银?要是这些基层的官员,真的都指着朝廷的俸禄活着的话,恐怕就不会再是香饽饽啦。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其实在很多时候,相较于那些嘴上逞英雄的清流官员来说,往往贪赃枉法的官员,才真正的干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就像是在宋朝的时候,被东林党人差不多骂了祖宗十八辈的阉党,就论对皇帝的忠心,对朝廷的热爱,恐怕是任何人都不能及的。因为这些阉党们都知道,自己身上的富贵都是怎么来的,知道要是皇帝驾崩了,或是宋朝没了,自己绝对是第一批跟着死的。而那些读书人,东林党呢?只需要投一投降,未来依旧是荣华富贵,这点是比不了的。很多书生,不是百无一用,而是更清楚自己应该怎么用!

朝廷之上,不能没有读书人,没有读书人将少有君子之气,不利于皇帝的统治;但更不能有贪官,没有贪官,就不会有既干实事,又能被随时拿下的替罪羊。

世界读书日:和珅的贪,教会纪晓岚如何做人,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自荐:

1)

2)

3)

4)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