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文章转载来自: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以下文章来源于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作者妙黛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随着疫情慢慢被控制住,各个行业都迎来了复工。本以为餐饮会是“解禁”后的第一个小高潮,可没想到民政局却“火”了一把

四川达州一个婚姻登记处,从2月24日到3月11日,已经处理离婚88对。全国很多地区,离婚登记处的预约业务,也都处于“一号难求”的地步。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婚姻登记处一名主任分析离婚潮的原因,一方面是存量多,另一方面是在家时间长矛盾多,“冲动离婚”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其实,在我们“以和为贵”的文化背景下,有多少离婚真的是“冲动”呢?

结婚可能是冲动,离婚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疫情只能让身体患病,让婚姻“生病”的,是我们关系出了问题。

婚姻也许并没有死,而是我们病了。

· 01 ·

那些看起来“正常”的夫妻,

其实距离很远

作家廖一梅说:人生在世,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人,好像已经了解彼此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性。可实际上,我们未必了解伴侣的内心。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闺蜜小迪在被隔离的最后一天,跟我说:一想到要和“这种人”过一辈子,我就对人生充满了绝望。

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你侬我侬,到最后都变成了“这种人”。

小迪老公没有多么罪大恶极,只能说是非常冷淡。生活过成了程序化,每天回家几件事就是问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问问今天晚上吃什么,再接着就是回房玩手机,准备睡觉。

有时候小迪很想和老公吵一架,证明两个人之间是有联结的。

可是,结婚多年,该吵的架都吵完了,该说的话也说完了,除了“吃什么”“知道了”“孩子怎么样”,已经没有什么话题可以探讨了。

“估计我少了一只眼我老公都不会发现”,小迪笑着跟我们说,她老公已经好久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了,更不要说身体上的接触。

表面是夫妻,本质上是陌生人。

睡在一张床上,有一个共同的孩子,供养着一个共同的家。这些事实都是真的,可彼此的关系,却是

“假性亲密关系”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真正的亲密,是两个人情感联结,深度沟通,彼此理解,相互信任。

而假性的亲密,是最底层的联结,对待感情不作为,不经营。

没有沟通交流,没有深入关心,没有相互依偎的安全感,没有性生活,这又算什么“伴侣”呢?

结了婚,有了爱人,却没有“陪伴”我们的人。

· 02 ·

生活太忙,没时间“谈情说爱”

生活实在是太琐碎,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去跟伴侣谈心、爱抚,听起来有些奢侈。

《奇葩说》中储殷教授说,孩子上了小学后,他和妻子的关系迅速激化。两个人根本没有时间沟通,没有时间交流。

一个在屋里辅导作业,一个在外面安静地坐着。周末不能去看电影,得送孩子去辅导班。

大多数夫妻,也是如此。说说孩子的教育,谈谈老人的身体,这就够了,这就够了。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到了晚上,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谁还有精力谈心,谁还有精力安慰对方,谁还有心情过夫妻生活?

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且就算沟通了又如何呢?

得不到慰藉,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温暖。

哪怕袒露自己的内心,伸出主动沟通的“橄榄枝”时,对方也许会甩过来一句:你还想怎么着?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吗?别作了!

是啊,孩子是你的,人是你的,钱也是你的,你还想什么,岂不是显得奢侈。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一书中说:中国夫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亲密。

一段感情走到最后,并不是不爱了,也不是谁罪大恶极。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过对方,没有看到过对方孤独又虔诚的灵魂。

· 03 ·

不敢亲密的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假性亲密关系,是在亲密中逃避亲密,用表面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地在一起。

谁都渴望真正的亲密,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敢去触碰这种幸福?

每个人都有铠甲也有软肋,真正亲密关系就是要我们掀开铠甲,露出自己的软肋,让对方轻轻抚摸。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对方。这种展示,本身就是对安全感的威胁。

“他能不能理解我?”

“他以前总是嘲笑我,我何必再去主动?”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可能是以往碰壁的经历,被伤害过的我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在内心竖起了一堵高墙。

往后的日子,每每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那堵高墙就提醒着我们曾经的疼痛。

人只有在安全感十足,确定环境安稳的时候,才会将自己“和盘托出”。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我曾经是个不太擅长交流的人,尤其是好友之间聊天,我从来不敢直白表达自己。

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对我非常严格,评判我的标准就是事情的对错,而不是我的感受。

所以我养成的沟通习惯,就是不沟通,不表达自己。而我的老公与我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喜欢沟通的人,刚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问我:你为什么不能直接地说出来呢?

我才意识到:

我们认识的自己可能就是“假的”,我们不敢直视真正的自己。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所以我想要一个礼物,我不敢说;我想要老公陪我看个剧我不敢说;我想一家人一起做个饭,我不敢说。

“假性自我”源自婴儿时期,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那么他们长大后也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

可如果一个婴儿的需求,要顺从母亲的喜好,并且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他们的自我将会被压抑。

以往被拒绝的经历,加上我们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让亲密关系雪上加霜。

也许我们期待有一个人主动走进我们的内心,轻轻敲门,可那个人却总会给我们带来失望。

时间久了,对彼此的期待也就没有了。

· 04 ·

好的婚姻,不应该孤独

日剧《我妻子的一切》中,斗贤与贞仁正处于七年之痒的厌恶期。斗贤很讨厌妻子,总是絮絮叨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他不敢跟妻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想当个主动离开的“坏人”。于是,他想到了一个“馊主意”——让老婆去电视台当主播,并且安排一个帅哥去“勾引”她。

最后的结果是,贞仁成为了一名人气主播,也真的如其所愿出轨了。

斗贤问她是不是动心了,她说:我是动心了,那个人知道我喜欢什么,也认真听我说话。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所谓“真爱”,就是这么简单。有人听见你的心声,有人能够让你放下戒备。

“假装”在一起的夫妻,就像室友。肩负着亲密的名义,做着疏远的事情。

《假性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伴侣之间为了避免矛盾,谨慎地回避着一些重要或者敏感的话题。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接纳和信任并没有随着交往时间渐长而增多,相处也仅仅依赖于习惯、义务和责任。

我们的婚姻并没有死,它只是病了。只是我们不懂得亲密,又渴望亲密。

不让婚姻孤独,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①“此时此地”的坦诚

“就这样吧,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不想跟你争论这种话题了”。有时候,我们为了避免让彼此的关系恶化,争论的话题总是会被终止。

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应该表达自己当下的想法: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之所以想跟你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意你的感受。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②“无话不谈”的氛围

我们在沟通中,有一个习惯就是证明“我是对的”。正是这种批判思想,让对方害怕被批判,所以干脆不说。那些没有说出的话,就成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在交流时,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让交谈的氛围和谐,不争对错。

③“推倒围墙”的坦荡

从小没有建立足够安全感的人,内心都竖着一堵墙。每当情感波动时,我们就会本能地躲到那堵墙的后面。

不如试着推倒那堵墙吧,告诉自己:放我出去吧,外面很安全。

当我们推心置腹地把自己交给对方时,对方也能把他们交给我们。

“离婚潮”爆发:婚姻越走越冷,大多都有这种病

亲密是一门学问,它需要足够的信任,足够的细心。

我们曾经相爱过,那么就可以重新相爱。试一试真正的亲密,没有什么损失的。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当我们自己改变后,周围一切都会变好。

学会经营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事情。

不管和谁结婚,不管结不结婚,我们最终遇见的,都是真实的自己。

作者:妙黛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还有一颗心写作的职场妈妈,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姑娘。来源:曾奇峰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