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廢除當時流傳了千年的宰相制度

在我國古代歷史中,中央集權制度一直都是古代皇帝統治華夏大地的制度,皇帝在當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中國那麼大,皇帝一個人是管不過來的,必須需要手下的大臣們幫助自己分擔,其中的宰相這個職位就是幫助皇帝管理朝廷大事的官員,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到了明朝的時候,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直接廢除了我國曆經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當時把元朝滅亡的原因歸結到宰相身上,認為當時是由於元朝宰相的權力太大,導致了元朝朝綱混亂不堪,百姓民不聊生的。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一直對宰相制度不放心,但是大明朝有一天會走上元朝的老路,所以一直想找機會廢除宰相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廢除當時流傳了千年的宰相制度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迫於形勢也是設立了左右宰相,因為什麼事情都是皇帝一個人管太累了。其中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過的宰相就有李善長、徐達、胡惟庸和汪廣洋四人,由於朱元璋心裡一直擔心宰相專權,無論這四人怎麼做都得不到朱元璋的滿意。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李善長和徐達這些人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但是當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想法也就改變了,這些人如果在自己死後叛亂該怎麼辦呢?所以朱元璋當時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

能當宰相之人必非凡人,李善長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徐達有職無權,而且還常年不在京城外出征戰,對朱元璋的皇權並無實質的威脅。單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不管有沒有威脅,朱元璋也想撤銷宰相一職。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廢除當時流傳了千年的宰相制度


胡惟庸和汪廣洋可以說是導致朱元璋絞殺相權的罪魁禍首。汪廣洋與李善長和胡惟庸是政敵關係,朱元璋正是因為這一點,想用汪廣洋來制衡胡李二人。

汪廣洋是通過彈劾李善長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併成功的登上了宰相之職。可當汪廣洋在成為宰相之後,卻開始變得無所事事,更別說去對付胡惟庸和李善長了。

原本朱元璋提拔汪廣洋,就是讓汪廣洋去制衡胡、李二人的,可汪廣洋一當上宰相就忘了自己真正的作用,這讓朱元璋大失所望。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廢除當時流傳了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經過多年的隱忍,認為宰相制度是皇權穩固最大的威脅,廢除宰相職務勢在必行。因此朱元璋利用胡維庸案,羅列出上百種罪名逮捕或處死所有能繼承宰相職務之人。胡惟庸首當其衝被朱元璋滅門,即便是退休在家的李善長也難逃此劫。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廢除當時流傳了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一下子就清理掉所有能夠成為宰相的人後,明朝宰相這個位置,無人可接無人敢接。朱元璋對此很是滿意,最終還是將手中的刀揮向了宰相制度,下旨徹底廢除宰相制度,從此再無威脅皇權之宰相。

總結:朱元璋雖然廢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大明朝的另一種制度便逐漸興起了,那就是宦官制度,宦官制度也為後來的大明覆滅埋下了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