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在我們生活中,有一種現象其實已經屢見不鮮了,明明在同一個學校,甚至在同一個班級,有的小孩就能成為"學霸",有的小孩平時看上去特別努力,作業認真寫,下課認真複習,甚至也利用各種碎片時間在預習,但是考出來成績相比之下卻並不理想。

這是為什麼呢?這些問題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實在這個表象背後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元認知。這也是人與人之間區別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對元認知做一個全面的瞭解。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什麼是“元認知”?

元認知這個概念是由美國社會認知心理學創始人,同時也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約翰·弗拉維爾提出的。

早在1976年,他便在《認知發展》這本書中首次提出了"元認知"。他將其解釋為"個人關於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或其它相關事情的知識"以及"為完成某一具體目標或任務,依據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的監測以及連續的調節和協調"。

概括來說,元認知實際上就是對自己認知的認知。是當一個人的認知在加工的過程中的自我察覺、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

將其放到學習上,就是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感知、記憶、邏輯、聯想等各種認知活動的再認識和在思考的過程。

元認知就好比在人在自己的腦子內裝的監控器,它的作用就是從更深的層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根本上提升學習效果。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元認知的作用

即使現在經常說人生而平等,但實際上人們先天運用元認知的能力確實大不相同,如果想要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實際還需要後天的努力,不斷進行思維訓練。

實際上當我們平時在腦海裡回憶當天所學或者對所獲得的知識進行反思時,其實都是在使用元認知,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能力之一。

1.影響反饋迴路

反饋迴路就是保障我們各項身體機能和任何系統能夠完成運行的基礎條件,人的大腦便是通過反饋迴路來指揮身體的運行的。

比如就像倒杯溫水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我們每天都在不假思索地重複著,這也跟反饋迴路有關,如果沒有反饋迴路,即使是這樣不需要看似不需要動腦的簡單工作也無法完成。

不信的話你可以嘗試矇眼倒水。其實在這個例子中,反饋迴路的關鍵在於它通過你的大腦和眼睛發揮作用,你在想杯子裡倒水的過程中,你通過觀察杯中的水位而獲取信息,當你看到水杯上升時,反饋迴路通過大腦,使你在杯滿前停止倒水。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2.發現認知歪曲

在認知心理學中,認知歪曲是指一些被誇大的或是不符合常理的想法,而批駁這些想法的過程便稱為"認知重建"。如果擁有強大的元認知能力,通過提問和自我驗證,便能發現自己的認知歪曲,進行認知重建。促進神經化學變化

認知神經學認為,神經元的軸突與其他神經元的軸突進行選擇性的聯結,形成神經迴路,不同的神經迴路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元認知可以幫我們建立良性的神經迴路系統。

元認知能力如何培養?

元認知能力如此強大,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元認知能力呢?

掌握元認知知識首先,孩子需要掌握好學習的策略,這包括時間管理策略、遺忘曲線、思維導圖、批判性思維等。

其次,要知道知識的分類和學習的方法。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1.自我提問法

自我提問法是在元認知訓練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檢測的問題清單,通過不斷對自己提問的方式,進行自我反饋,理清思路的方法。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梳理知識脈絡,更可以優化學習的過程,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元認知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和發展。比如:

"我學到的這個知識點和其他知識點有什麼關係?""這個知識點的各個時間段有什麼關聯?""能不能用一個概念把自己的方法論總結出來?"……

孩子在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問的過程中,等於重新將知識串聯起來複習,將知識連成體系,這也是一個自我評價的過程。

聯腦學習討論 一個人學習往往會沒有動力,甚至會因為自制力不夠而效率低下,這個時候就顯出了與同學互動的重要性了。

四年級的豆豆就很喜歡這種方法,活潑的他總是喜歡找同學一起串聯知識點,通過互相提問的方法增添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在歡樂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2.善於反思和總結 

對於孩子來說,雖記憶力好,但若是沒能每日複習和總結,那麼當日以為記下的知識,過了幾天也會記不得。

孔子講:吾日三省吾身。對於一個學習者來說,不斷地反省和調整自己更是重要,在總結自己經驗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鑑一下別人在這一方面的經驗,不斷學習從而養成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

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記日記,

小孩子從小培養其寫日記的習慣有助於養成善於思考的能力。在孩子寫日記的過程中,會將自己內心的聲音通過紙筆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其中更多是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在孩子不斷地將自己的想法輸出的時候,腦子裡也順勢過了一遍當日的學習內容和所思所想,而這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有益的。

同一個班,為何有學霸和學渣?區別在是否掌握“元認知技能”

2、放空冥想

這樣的方法一開始被許多父母詬病,認為孩子是在發呆,浪費時間,而沒有真正投入到該的做事情上。

但是實際上,人在放空的過程大腦並沒有停止運轉,孩子並不是在分散注意力,反而是更集中了注意力在想事情,在思考和感悟。

放空的時候周圍安靜的環境可以給予孩子更集中的注意力,可以使其真正深入到自己的思考裡。

所以,當你覺得孩子在學習上十分努力成績卻並不十分理想,試試提高一下他的元認知能力吧,努力重要,但學會如何高效努力才更重要。

使其養成不斷反省、思考、感悟和評價自己,不僅在孩子的學習上能產生好的效果,對其以後的成長道路也有所裨益,所以,試試讓你的孩子掌握元認知技能吧,孩子會給你驚喜。


關注智慧奇思VX,獲得更完整的元認知提升精品課程,幫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