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魏延功勳卓著,諸葛亮為何還要除掉他?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寵兒.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魏延是蜀漢的一員猛將,曾經深得劉備的信任與重用。魏延是個很有謀略的人,他一直敬仰劉備的為人,並在長沙之戰中救下將被處死的黃忠,還殺了昏庸的太守韓玄,最後如願投靠劉備。魏延為人比較耿直,但劉備卻非常欣賞他的作戰能力,還在奪取漢中之後讓魏延為其駐守。當時很多人都質疑劉備的安排,認為張飛是更合適的人選,可劉備依然沒有動搖。魏延用自己的實力回報劉備,讓曹操不敢對漢中動心思。雖說魏延功勳卓著,可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人手裡,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呢?

再看三國:魏延功勳卓著,諸葛亮為何還要除掉他?

首先,魏延是降將,而且還是主動投靠劉備的。所以諸葛亮一直認為魏延不可信,還稱其腦後有反骨。雖說劉備一向比較在意諸葛亮的意見,但是在魏延的問題上,劉備還是堅持自己的眼光。事實證明,劉備在世的時候,魏延確實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但是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認為魏延成了一個不好管束之人。當時魏延手握重權,如果他有謀反之心,那蜀漢就要遭殃。於是,諸葛亮就開始謀劃著要一步步削弱魏延的權力,最後再不動聲色的將他除掉。可以說,諸葛亮對於魏延早就有了防範,只是等到劉備去世之後才下才而已。

再看三國:魏延功勳卓著,諸葛亮為何還要除掉他?

當時五虎將接連過世,魏延成為蜀漢武將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他的權力僅在諸葛亮之下。從前的魏延或許有所忌憚,但是以他現在的地位,恐怕就難以駕馭了!諸葛亮在北伐之際帶上了魏延,並且逐漸瞭解他的態度。魏延驍勇善戰,他始終都主張抗爭,諸葛亮料定他不會在聽命於自己。一旦諸葛亮死在北伐的路上,那魏延就會親自率軍攻打司馬懿。以他的地位和威望,到時候蜀漢軍中恐怕無人能夠阻止得了。而這樣做的後果,必然會讓蜀漢蒙受更大的損失,所以諸葛亮不能拿蜀漢的安危當賭注。

再看三國:魏延功勳卓著,諸葛亮為何還要除掉他?

另外,諸葛亮深知蜀漢內部的矛盾,所以他擔心魏延掌權會分散蜀軍的實力。魏延是個不按常理行事的人,他在軍事方面固然有可取之處,可若是不按章法辦事,早晚還是會出亂子。尤其是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的時候,諸葛亮對他更加不放心。像魏延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可以牽制他的人,必定會闖下在大禍。想想當時的蜀漢,劉禪不作為,諸葛亮要是不在了,那魏延真是不受管束了。魏延平時高傲無理,在朝中也得罪過不少人,到時候還容易引起叛亂。

再看三國:魏延功勳卓著,諸葛亮為何還要除掉他?

​魏延和楊儀矛盾頗深,他們二人只能留下一個,否則蜀漢將永無寧日。很顯然,諸葛亮選擇了楊儀,還和他一起密謀除掉了魏延。不得不說,諸葛亮真是用心良苦。作為蜀漢的一員猛將,魏延之死讓人感到惋惜,畢竟蜀漢當時已到了朝中無大將的地步。但諸葛亮的考慮也不無道理,如果讓魏延當權,肯定會激發權臣之間的矛盾,那樣只會加速蜀漢的滅亡。因此,為了長遠考慮,諸葛亮只能讓魏延死。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寵兒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