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棄“核”、棄“煤”,看中國電力未來發展方向


從德國棄“核”、棄“煤”,看中國電力未來發展方向

近日德國“負電價”和棄“核”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熱議。與中國相似,德國是西歐少數擁有豐富煤炭資源的國家,所以煤電曾長期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而核廢料帶來的長期汙染也讓德國選擇了放棄核電。

從德國棄“核”、棄“煤”,看中國電力未來發展方向


在電力建設上,德國採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電網建設,建設大規模輸電通道,使主要在德國北部地區的風電資源輸送到負荷中心,發展智能電網,形成擁有大量用戶和眾多分佈式電源的、供需互動的格局。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在發電環節,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增加火電機組的調峰深度,同時,通過增加儲熱設施等方式提高熱電聯產電廠的調峰能力。

從德國棄“核”、棄“煤”,看中國電力未來發展方向


縱觀德國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是能源轉型的兩大關鍵支柱。德國有關部門測算,到 2022 年,德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將佔可再生能源總髮電量的 70%,隨後,其佔比將持續上升至 80%~90%。

不難看出,德國是鐵了心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火電、核電只是作為補充和調峰用,但我們也要看到,歐盟強大的經濟互補性和幾乎連成一片的電網才是德國敢於棄煤棄核的真正底氣。我國的話可以借鑑歐盟整體能源思路,有針對性的分區域發展,依靠大電網,市場化智能調度,政策傾斜輔助等,逐漸減少煤電比例,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能源安全與國家戰略協調發展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