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如果说现在农村生活这也好,那也好,肯定会有农民站出来反驳,因为农村现在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如水泥路通了,但是道路很窄,只有不到3米,只能单向行驶,气虽然通了,但气量不足,高峰期点不着火,没法做饭等问题。不可否认,这样的问题在少数农村确实还客观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农村整体上生活越来越好的事实,只不过农民没有拿农村的以前和农村的现在做比较,而是拿熟悉了的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作比较,所以才有了心理上的落差。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不过落差最大的还是农村的年轻人,若要是问村里的老人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怎么样,你肯定会听到老人们讲以前的那些事情,在这件事上,农村的老人和农村的后生们抛出了截然不同的感觉。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以彼此心里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样。现在的农村,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对待婚姻的态度了。比如说农村现在彩礼这么高,但农村的老人觉得还是要不顾一切,凑齐了帮儿子娶媳妇。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和老人们的态度不一样,农村的年轻人表现得就比较淡定了,“30岁不结婚正常”“谁规定不结婚就丢人吗?”是他们比较经常抱有的观念,对很多已经让农村老家的父母愁的睡不着觉的农村年轻人来说,他们自己却觉得很正常,甚至还不太想结婚。每次回农村老家,两代人聊起来这事儿,总是会不欢而散,农村老人们都感慨“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儿子不找对象,可咋办?”。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老话说“百因必有果”,农村年轻人这个选择到底是为什么?在我看来,原因无非是下边几点。

第一、负重太大,又不想连累父母

农村有句老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农村的年轻人从小目睹了父母的不容易,很多人自从离家独自奋斗开始,就学会了报喜不报忧,想着父母把自己养育长大,不想再因为自己结婚娶媳妇买房买车这样的事情去拖累父母。整日面对着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社交压力,娶媳妇压力,这些压力让他们身心疲惫。虽然父母明确表示愿意倾尽所有帮他们娶媳妇,但年轻人却不愿意这样干,说起来双方都是好心,只不过是出发点不一样罢了。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第二、比较享受自己顾好自己的生活

每次和老人起争执,农村的老人都喜欢说“你就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饥”的生活吧,在老人眼里,结婚生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在农村小年轻的眼里,就未必如此。各种各样的压力已经如此巨大了,还要娶个媳妇来供着,倒不如真的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反正年轻还能赚钱,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无拘无束的日子倒显得自然自在。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第三、恐婚,更恐惧要孩子

别看农村那些未婚的男女青年面临着晚婚的情况,可是在他们内心看来,都还觉得自己尚且年轻,婚姻什么简直太遥远了,再看看农村给了高彩礼,娶回家也留不住,就更加没什么兴趣了。农村长大的男青年都懂父母的套路,只要是结了婚,铁定是使劲催着要孩子,他们根本不想太早结婚,不想太早要孩子,所以说恐婚,更恐惧要孩子是很多农村小年轻的心态。

农村彩礼虽高,凑凑还能接受,但这一新风气,让农民头大,咋办?

也正是以上的3点原因,让农民很头大,按说女孩子少,彩礼要的高就已经够难受了,不过好歹现在农民都有钱了,彩礼还能凑凑,但年轻人压根不太想结婚就没办法了。不过在这我也要劝年轻人一句,结婚不是给父母结的,未来自己有个人陪伴,有自己的家庭也是很幸福的事情,不要被不结婚的表现给迷惑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