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青知世界之美,研识万物之理! 大家好,我是青研社的小青。

上一篇,我有提到德国的地标建筑新天鹅堡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路德维希二世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接着说一说路德维希二世与瓦格纳的作品之间的故事。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经典代表作。国王为什么如此倾心这个作品,还被精心雕刻在新天鹅堡的卧室里,躺在床上天天就能看到。故事发生在公元七世纪初,特里斯坦从小就是个孤儿,由他的叔父马克王抚养长大,两人更是情同父子。马克王是英格兰部落的领袖,当时罗马帝国崩溃,各部落割据英格兰,爱尔兰国王乘势进犯,他叔父想要统一英格兰。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长大后的特里斯坦非常善战,有一回,在和爱尔兰的战争中,他杀死了爱尔兰军队的首领莫洛德,自己也身受重伤。谁曾想到,他的伤御医都治不了。特里斯坦自己躺在一条船上,顺流而下,决定听天由命。船就这样飘啊,飘啊,飘到了爱尔兰境内,被在河边散步的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救了。公主精心照顾他,没多久,特里斯坦却康复了。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为什么命运喜欢这样捉弄人,被特里斯坦杀死的爱尔兰首领却是伊索尔德的未婚夫。伊索尔德很早就发现她救的这个人是自己的杀夫仇人,多次想报仇,可是每次看到特里斯坦却不忍心动手。短暂的相处却让两人擦出爱的火花。过了一段时间,特里斯坦康复后,又回到了英格兰。不曾想,痛苦跟着爱尔兰国王举办的全英骑士比赛悄悄来临。比赛的奖品是那么的引诱人,爱尔兰国王居然把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当作奖品。年轻貌美的公主谁不想娶啊,就连英格兰的马克王也动心了,可是,马克王自己没参加却让特里斯坦代他参加。如果比赛赢了,特里斯坦就替他叔叔赢得了一位婶婶。结果,特里斯坦没有辜负他叔叔的期望,在比赛中赢得了头筹。可惜,他却不知道这位爱尔兰公主就是救他的那位心上人。当见到公主本人时,天都要塌了,真是晴天霹雳,特里斯坦的心都要碎了。这注定了两个人不能再相爱,公主即将成为他的长辈。可是爱情来了,能挡住吗?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他们是彼此最爱的人,伊索尔德不管世人的眼光,不顾一切,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特里斯坦要考虑到叔父之情,君臣之义,刚开始没有接受伊索尔德的爱,一段世俗所不能容忍的爱,如果要接受,自己就不孝、不忠了,只能暗恋。时间久了,爱的折磨让两个人决定喝毒药,用毒药结束痛苦的一切。两个人一起喝下了毒药,可是,侍女把毒药换成了迷药。两人醒过来后,彼此爱地愈加热烈,特里斯坦把暗恋变成了热恋,从此刻开始,两个人不顾一切地爱对方。唉,这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也注定了结局,从他们喝毒药的那一刻起,就把爱交给了死亡,希望从死亡中得到解脱、得到救赎,在死亡中让他们的爱变成永恒。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这是侍女有意促成她们的爱,可惜仍旧是短暂的。一天夜里,两人相约在花园里约会,最终他们的恋情被打猎回来的国王发现了,马克王的随从武士梅洛特的剑插入了特里斯坦的胸膛里。伊索尔德注视着死去的爱人,倒在他的怀抱里……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命运是悲伤的,生与爱对他们来说是矛盾的,要生就不能爱,要爱就不能生,只有在死亡中才能把他们的爱找到归宿,也只有在死亡中才能超越了世俗。死对特里斯坦来说,不用让他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也不用让他亵渎了心中神圣的爱情。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对于路德维希二世来说,并不是去看他们的爱情有多精彩,而是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悲伤的命运如同自己的心情一样是悲伤的,生与爱对自己来说更是矛盾的。国王的情感与他们情感之间达成了共鸣,把场景刻在自己的卧室里,常常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路德维希二世是悲伤的,那他因为什么而伤感呢?为什么也觉得生与爱是矛盾的?1864年路德维希二世继位。1866年就爆发了普奥战争,一场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可是路德维希二世站错了队,选择支持奥地利,结果奥利地战败,被迫放弃了德意志的领导权。巴伐利亚因为这场战争支付了巨额赔款,此时的国王心情承重而忧伤。普鲁士日益强大,巴伐利亚日益衰弱,军事力量的压迫让国王更加忧郁。路德维希二世内心希望巴伐利亚强大,希望自己像路易十四一样,拥有全能的王权,神授的军权,无人能敌。在他修建的林德霍夫堡里,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路易十四骑马的雕像,天花板上刻着“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头像。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这也是他帝王的理想,可惜现实并非能如其所愿,这亦是一种生与爱的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了,普鲁士王国完成了统一,巴伐利亚王国独立的地位也终结了。现实的不如意让路德维希更厌倦宫廷的生活,投入自己的童话世界。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路德维希伤感更是因为自己的性取向问题,让他心理备受煎熬,一生都被同性恋绯闻缠身,在他成长过程中,他表现出对女性没有兴趣,却对男性展现出很大的兴趣,对瓦格纳的着迷,侍卫长理查德·霍尼希,男演员约瑟夫·凯恩茨和大臣阿尔方斯·韦伯都亲密地接触过,这让路德维希痛苦,如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一样,遭受着生与爱的矛盾。也许只有像他们那般死去,才能得到灵魂的救赎,自己所爱之人,所爱之事才能变得永恒。

为什么路德维希二世要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雕刻在他卧室里?

路德维希喜欢《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更因为这部歌剧寄托着瓦格纳的忧伤。瓦格纳在创造这部作品时,自己的感情发生了危机,他同一位有夫之妇发生了恋情。1852年,瓦格纳在瑞士时,认识了富商欧托·韦森东克。长期相处,瓦格纳迷恋上了他才华横溢的妻子,玛蒂尔德。她的文学和艺术造诣颇深,瓦格纳常常和玛蒂尔德一起探讨文学和艺术问题。年轻、貌美、富有、有修养的玛蒂尔德让瓦格纳着迷,她就如自己的知己。可是,瓦格纳有妻,玛蒂尔德有夫,这样的感情必然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他必然要面临社会的舆论,道德的谴责,世俗的不接纳。对瓦格纳来说,这段恋情是痛苦的,哀伤的。于瓦格纳而言,这依然是一种生与爱的矛盾,加速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无论是歌剧主角的悲情、瓦格纳的伤情还是路德维希自己的感伤,都让路德维希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看到了自己的感情、心情与命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的倾听!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