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先说一个

真实的故事:某高一学生进入冬季后,连续发低烧,老师联系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连续受凉导致感冒引起的。家长很不解:给孩子提供的衣服和被褥都是最好的,孩子怎么会冻着呢。询问孩子,孩子什么也不肯说,只是莫无表情看着妈妈。孩子妈妈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孩子的情况,最后了解到了孩子生病的主要原因:学校每周检查宿舍卫生,要求学生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军训时都学过),该学生自己不会叠,请同学们帮忙。时间长了,大家忙于学习,都懒得帮他,没办法,该学生只好在检查卫生前请舍长帮自己把被子叠好,放在床上,晚上睡觉时不盖被子,只是和衣而卧,就因此冻感冒了。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典型的“巨婴”症状!这个故事还没有结局,已经让人很无语了。也许有的朋友不会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竟然不会自己叠被子!事实就是事实,该同学的妈妈是我的同乡,从小就对孩子呵护备至、疼爱有加,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4岁时还不会自己吃饭,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是抱着来送,抱着接走,很少见到孩子自己走着离开幼儿园。孩子上了小学后,书包都是妈妈给收拾,作业都是妈妈陪着做,在家里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的视野。

记得有一次是孩子9岁的时候我们3个家庭一起出去玩,我女儿和另一个小男孩儿在泰山脚下疯跑,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快活。该同学也很想和他们一起奔跑,可是,他的妈妈在后面拿着水杯一边追,一边喊:“宝贝,慢着点”,“宝贝,别跌倒了”、“宝贝,快喝口水”,孩子觉得很没面子,索性坐在地上不走了……



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有一个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妈妈!可悲的是,妈妈的付出和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在幼年时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权利,让孩子错过了许多关键期,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培养的孩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具有自卑感,缺少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也很差,以至于影响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济南11月23日讯11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在济南建大花园小区发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在小区花园内持刀将一名中年女子捅死。记者从历城公安了解到,受害者是男子的母亲。因为男子在附近上大学,于是母亲在小区里租了房子陪读,并在该小区门口的超市打工,当天受害者还在超市正常上班,并无异常。当晚,历城公安经过缜密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有心理专家介绍,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生活的条件,作为家长,应当让孩子知道独立生活的重要性,而家长陪读对大学生培养独立性显然没有帮助。多度的“照顾”往往适得其反。



明智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01、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养育和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教育好孩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家长之间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所规划,并且要求一致。

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剥夺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权利。1岁多的孩子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从学习自己吃饭开始,逐步过渡到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穿脱衣服等等,形成初步的自理能力。

进入幼儿园以后,开始集体生活,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和能力,但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02、放开孩子的手脚,多让孩子试一试、做一做。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并且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孩子最初是很乐意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情的,由于家长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孩子的安全,又或者是怕麻烦,不让孩子动手,可以说是把孩子的动手能力和锻炼机会扼杀在了摇篮里。

正确的做法是:在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尝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分担心,更不能怕麻烦,要让孩子多动手、动眼、动脑,通过看一看、试一试、尝一尝、闻一闻、画一画等方式让孩子探索好奇的世界,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03、在孩子面前敢于“示弱”。

家长是人不是神,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是无坚不摧的。适当在孩子面前“示弱”,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孩子觉得妈妈也会生病,也会遇到困难,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妈妈,当妈妈在孩子面前“示弱”时,孩子会产生一种“保护妈妈”的欲望,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04、尊重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

教育学家提倡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如: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饭,家长要及时给与肯定,亲亲宝宝,夸夸他长大了,宝宝会很开心,继而反复练习,慢慢就会自己吃饭了。




“巨婴”养成记:你再多的付出也换不来孩子一声“谢谢”


总之,巨婴的养成跟家长的溺爱脱不了关系。要想孩子真正成人成才,家长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并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爱他人,自尊、自信、自力、自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燕子老师说育儿,从老师的角度谈育儿。欢迎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幼儿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