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這條路上,大多數家長都會犯兩個錯!

新手媽媽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通常感到很束手無策,因為自己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所以在養育孩子中覺得很累,會走上誤區,甚至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誤。

育兒這條路上,大多數家長都會犯兩個錯!

體罰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體罰孩子。或者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必須要打,俗話說:“不打不成才”,這是從古至今貫穿在家長的教育觀念,雖說現代已經很少有家長用打孩子來教育孩子了,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打孩子。

但是打完之後就開始後悔,但又拉不下臉來跟孩子道歉,於是就形成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冷戰,但實際上,這無論是對孩子的身體,還是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我們該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呢?當孩子犯錯時,你可以向他說明他做了什麼錯事,這件事產生了什麼後果,最重要的是向孩子傳送我們的情緒,而不是鞭打孩子。

即使你打了之後,孩子說不再犯了,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沒有根本解決這個問題。有可能孩子沒幾天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犯了同一個錯誤。你打的不應該是孩子的身體,而是直擊孩子的心理,告訴他“媽媽/爸爸對你很失望,我現在心情很不好,等你什麼時候承認你的錯誤,再來跟我講話”,如此孩子就會思索,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犯了什麼錯誤。

為孩子包辦一切

很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經常走的另一個誤區就是–為孩子包辦一切,寵溺孩子。

是的,父母要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愛與關懷,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過度的寵溺孩子真的對孩子好麼?

你為孩子包辦一切,讓孩子不能自己吃飯、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己背書包。這樣的話,孩子一點生活技能都沒有,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他根本沒辦法自己獨立生活,他還是需要父母幫他做飯、洗衣服,甚至讓家長幫他穿衣服。

所以,如果真的是愛孩子,就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些事,雖然是些小事,雖然孩子完成得磕磕絆絆,並不完美,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孩子能從中獲得了知識與能力,孩子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的成長,不再依賴父母。

所以,爸爸媽媽們你們有中招嗎?如果有的話要及時改正,這樣才能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