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中國俗語“入鄉隨俗”是說,人到哪裡應該尊重當地習俗,這樣就可以和當地人友好相處,融入到當地主流文化圈。對於去意大利留學或旅遊的人而言,前往異國他鄉的意大利,瞭解其生活習慣、習俗與禮節,是非常有必要的。



餐飲文化


意大利的餐飲被稱之為“西餐之母”,可能談起意大利的餐飲,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意大利麵,意大利麵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數量種類之多據說至少有500種,再配上醬汁的組合變化,可做出上千種的意大利麵,是意大利的特色主食。吃spaghetti麵條時,要將麵條卷在叉子上吃,這一點是有別於中餐麵條的吃法的。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如果意大利朋友請吃飯,客人可酌情帶些小禮物,如葡萄酒,甜match食或巧克力,鮮花等。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人雖然講究美食,喜愛本國傳統餐飲,但日常生活並不奢華。對他們來說,早餐非常簡單,常常只喝一杯espresso香濃咖啡或一杯Cappuccino奶沫咖啡,就一個羊角麵包。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的咖啡有三種:濃香咖啡espresso、奶沫咖啡cappuccino和加奶咖啡cafe latte。其中espresso和cappuccino是意大利餐桌上的精品,也是風靡全球的飲料。喝咖啡時,加糖後用小勺攪拌一下後,將勺放在碟上,然後直接用杯子喝,切不可用勺喝。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他們重視午餐和晚餐,並把正餐當作一種交際和聯絡感情的方法。意大利人用餐時往往邊喝酒,邊聊天,餐館也有意拖延上菜時間,因此一頓飯要吃兩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用餐時,注意不要讓刀叉等餐具碰出響聲,要按照由外向裡的順序用刀叉。要小口進食或喝湯,以免發出聲響。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吃魚時,吃完上半部分後,不要將魚身翻過來,而是用刀叉取下魚骨放在盤邊,然後再吃下面的一半。吃肉時,不要一次將肉全部切開,而應當切一塊,吃一塊,邊切邊吃。吃麵包,切忌直接咬麵包,而是用手掰一小塊下來,如果願意可以用奶油餐刀加些奶油,再送入口中。

每道菜用完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裡,表示這道菜已經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務員也會撤走盤子。




服飾禮儀


意大利是服裝之鄉,素以服裝設計製造、皮鞋和首飾加工馳名於世。意大利服裝大體能夠分為民族服裝、一般服裝、風行服裝和正式服裝。民族服裝代表各民族的傳統習慣,遇有重大節日、喜慶運動或傳統節日表演時,人們才穿上五彩繽紛的傳統服裝。素日的服裝隨便,男士穿各種棉織襯衣、T恤、夾克、仔褲及長褲,婦女穿繡花襯衣、棉麻絲綢上農或針織上衣、連衣裙、短裙等。業餘穿休閒裝、活動服。有些青年愛穿流行服裝。意大利的古裝以傳統的手工精緻、用料講求、格式新鮮而著稱。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人講究穿著打扮,在服飾上喜歡標新立異,在一些節慶活動中,常舉行規模盛大的化妝遊行,從小孩到老年人,都穿各式各樣的奇裝異服。出席正式場合都注意衣著整齊得體,意大利人在正式社交場合一般是著西式服裝,尤其是參加一些重大的活動十分注意著裝整齊,喜歡穿三件式西裝。在婚禮上,新娘喜歡穿黃色的結婚禮服。

Back to School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他們喜愛聽音樂和看歌劇,他們的音樂天賦和欣賞能力大都較高。到歌劇院看歌劇大都比較講究穿著和舉止,尤其是男士,要穿晚禮服或至少穿西裝打領帶。在看歌劇期間,不要發出任何怪聲和大聲評論,對演員的精湛演出應報以熱烈的掌聲。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社交禮儀


意大利人見到外來客人,總是熱情打招呼,握手致意,寒暄問候,有時也行舉手禮。親朋好友相見,除握手外,還要擁抱並相互貼對方的面頰。異性之間可以握手問好,也可以男性吻女性的手背。


意大利人說話時喜歡靠得近些,雙方的間隔一般在30-40釐米,有時幾乎靠在一起。他們不喜歡在交談時別人盯視他們,認為這種目光是不禮貌的。

如果向意大利人問路,即使是陌生人,對方也會熱情指點,耐心解答,有時甚至會開車將問路人送到目的地。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在意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別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女士處處優先。宴會時,要讓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動刀叉進餐,先生們才可用餐。進出電梯時,要讓女士先行。

意大利人時間觀念不強,特別是出席宴會、招待會等活動時,經常遲到。他們晚到16或20分鐘是司空見慣的事,如果遲到時間過長,他們常常會說:“交通太擁擠了,真是對不起!”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人的生意觀念是買賣雙方處於對等地位,而不是“顧客至上”。因此,進入零售店就表示要買東西,一旦決定了選購對象,而且尺寸大小又適合自己需要時,就非買不可。在意大利,當你買了東西需要找零錢時,一般不直接找貨幣給你,而是用其他貨物來代替。例如,當你到郵局買郵票時,可能會用公用電話代用券作為應找的零錢。買香菸時,可能找給你幾張郵票。去照相館沖洗膠捲時,一般是用小相冊作為零錢找給顧客。



手勢寓意


在日常生活中,意大利人的手勢和表情比較豐富,常以手勢助講話,如手勢表達不正確,很容易造成雙方誤會,後果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幾種常見的手勢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圍成圓圈,其餘三指向上翹起,一般表示“好”、“行”、或“一切順利”,在餐桌上表示“好吃極了”或做的“棒極了”;用食指按在腮幫上轉兩下,是讚美某位女性的漂亮;用食指頂住臉頰來回轉動,意為“好吃”、“味道鮮美”;伸出食指,來回擺動,說明“不能這樣辦”、“我不贊成這樣做”;伸出兩手,手掌向上,聳聳肩膀,表示“我不知道這件事”;五指併攏,手心向下,對著腹部來回轉動,表明“我餓極啦,想吃點東西”;此外,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時,忌諱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因為這是罵人“笨蛋”、“傻瓜”。一般也忌諱用食指指著對方,講對方聽不懂的語言,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將不可收拾。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習俗禁忌


意大利忌諱菊花。因為菊花是喪葬場合使用的花,是放在墓前為悼念故人用的花,是掃墓時用的花。因此,人們把它視為“喪花”。如送其它鮮花時要注意送單數。紅玫瑰表示對女性的一片溫情,一般不宜送。意大利忌諱用手帕作為禮品送人。認為手帕是擦淚水用的,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東西。所以,用手帕送禮是失禮的,同時也是不禮貌的。

他們認為“3和“13”是兩個不吉祥的數字,也不愛好“禮拜五”。

他們禁忌將鹽撒落在地,因為鹽對人類十分墓要。

他們還忌諱穿插握手免得構成一個“十”字。

交談時不要打聽個人隱衷,如春秋、婚姻、收入、宗教信奉、政治派別等,不要談政治特殊是黑手黨、腐朽等問題,也不要談美式橄欖球。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人喜歡綠色(象徵春天);藍色(吉利)、黃色(美神),喜歡動物和鳥類的圖案,尤其是對狗和貓異常偏愛,有些甚至把寵物作為家庭的一員介紹給客人。他們對狗和貓兩種動物異常喜愛。有的人把狗視為自己的家庭成員,認為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對貓感情極深的原因是,貓曾為當地消除鼠疫立下過功勞。


意大利的商店門口有插葡萄枝的習慣。意大利是盛產葡萄酒的國家,許多小城鎮甚至鄉村農戶也會釀酒。過去,有些農民家裡釀了許多酒,自給有餘,便打算出售一些,他們將葡萄枝掛在自家門口,過路人一看便知這家有酒賣。一旦酒已售完,綠枝就被取下。這一風俗一直延續至今,有些商店門口依然掛起葡萄枝。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意大利文化之風土人情

對意大利人的充分了解,對意大利文化的深度認同,當然是“入鄉隨俗”前提。只有真正深入體會意大利文化的精妙,願意把自己投入其中,像意大利人那樣生活在意大利,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成為他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