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導語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好的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做基礎,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就沒有影響力,教育也就在還沒開始時就失敗了。正如美國著名兒童精神科醫師 James Comer所說:沒有強有力的聯繫,學習就不會有顯著的進步。

案例

北大高材生與親生父母決裂,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王猛(化名)北大高材生髮布了萬字長文,宣佈與父母徹底決裂,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與“家”徹底告別。並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在王猛看來造成今天這樣一個結果,家庭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這位北大高材生寫給父母的萬字長信中:充斥了操控、控制、炫耀、壓抑等字眼,以及對父母的長期不滿、甚至痛恨。而另一方面,對於這樣一封信,王猛的父母確很茫然、不解,為什麼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栽培,無怨無悔的愛,到孩子這裡,就成了控制和枷鎖?

其實搞不懂的或許不止這位北大高材生的父母,還有很多的父母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一個家庭父母受過良好的教育,孩子從小成績優異,考入北大,生活無憂無慮,這樣的美好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卻走到了寫公開信、十二年不回家、拉黑父母的地步?

雖然這只是個例,卻給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保持良好親子關係是多麼重要!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孩子有安全感,感知愛,能愛人,父母是最初的源頭。

科學研究表明,人在幼年與父母之間親密關係的建立,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愛和安全感。

親子關係的一大特點是:不可替代、不可轉移、不可拒絕、不可改變的。沒有任何一對父母有能力在孩子出生前問問孩子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每一對父母都是在未經孩子允許的情況下,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的。這是它非常鮮明的特點,除了親子關係,其他所有的關係都是可以替代、可以選擇、可以改變的。

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有利於形成安全,親密的親子關係,而緊張的家庭情緒氛圍則會導致孩子的不安全感進而引起親子關係的疏遠和緊張。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與人交往的模式,表達愛和感受愛的能力,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良好親子關係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引導教育孩子。

親子關係之間是愛,如同夜裡的一盞燈,指引著尋找未來方向的路;如同春風,溫暖著心靈、溼潤著乾枯的心;如同飢餓時的一頓飯,使胃感到了舒服。

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石,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起始密碼。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人生是長跑而不是短跑,人的發展有慢、有快、有後、有先。基礎教育是影響人一生的教育,是讓每一個人獲得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而不是每個人都要“考試分數第一”。

在家長眼裡,孩子都是逆反的,可是你有沒有換位思考?在孩子眼裡父母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一開口就非得挑出錯來才罷,於是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就乾脆不說話、不理父母了。所以平常生活中,

我們父母最好能想辦法儘量少說,讓孩子多說,聽孩子訴說。這才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這樣家庭教育才會發揮作用。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比如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剛出生不久就不在父母身邊,被送到外地的奶奶家,因為是老人幫忙帶大的,上小學時才回到父母的身邊。這時候,父母眼中的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問題:比如,

跟自己不親、孤僻、叛逆、冷漠、情緒不穩定等等。

這時父母肯定會很著急,肯定會批評、訓斥孩子的種種不是,有時候還會責怪奶奶沒有帶好自己的孩子。其結果肯定會導致孩子更加叛逆,甚至會做出傷害他人、傷害自己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父母沒有盡到基本的養育責任,孩子根本就沒感受到過父母的關愛和陪伴。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沒有愛的滋養、生命的連接和精神的依戀,孩子根本不信爸爸媽媽的批評是為自己好,孩子還會認為爸媽是討厭自己、嫌棄自己。這時候,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去糾正孩子的各種問題,而是去嘗試的重建與孩子的良好親子關係。因為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而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

在孩子的心裡,其實再漂亮的衣服,再貴的玩具,都不及父母的陪伴;

然而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在於用心,比如設立“特別時光”,這個時間裡全身心的陪伴,跟孩子一起進行親子游戲,一起共讀一本書。 這,便是他們最小的願望。

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大於教育!

童年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趁一切還來得及,停下來,慢一點,給孩子一點時間,用心的陪伴他,因為在孩子的眼裡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