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历史上的今天,1854年3月31日,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与江户幕府签署《神奈川条约

》,迫使日本开放港口给美国商人。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在1856-58年间的佩里,由马修·布雷迪拍摄。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约1854年,日本版画所描绘的佩里

神奈川条约》(日语:神奈川条約,英语:Kanagawa Treaty)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旧历三月初三)江户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美和亲条约》(日语:日米和親条約)。签约代表分别为日本方面全权代表林复斋(大学头)和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今函馆市)两港口与美国通商,并向遇难船只的美国船员提供援助。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日美神奈川条约精密复制品

从幕末的混乱期到明治开始时期,《神奈川条约》是日本不可避免与列强所订立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部。依此缔结的条约,日本开启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日本锁国体制就此崩解。

当时日本幕府只曾与南蛮贸易、从未跟英美正式交涉过,因此舰队航途中从澳门找来卫三畏负责汉文书写沟通,至上海则用荷兰出身的波特曼(Anton L. C. Portman)当舰队书记参谋口头谈判。于是美日交涉时采荷兰语与日语相互转译,并以汉文、荷兰文译为日文确认,而形成荷兰文、英文、汉文、日文条约书。

日本方面条约批准书原本在幕末江户城火灾中被烧毁;不过美国方面批准书原本仍在,保管于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2004年(平成16年)日美交流150周年记念之际,美国将条约批准书精密复制品致赠日本。

条约日文原名所谓“日米”,“日”指日本、“米”指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缔结时仅名“約條”,称美国为“亜墨利加合衆國”;后正式全名《日本國米利堅合衆國和親條約

》。

《神奈川条约》之内容如下所订定:

  • 美国船只需要的物资补给(付款购买)是在开港后的下田、函馆二地(通商口岸的设定)。
  • 漂流民的救助、引渡
  • 美国人的居留地设定在下田
  •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除此之外,下田条约也定立了如下的细则条款:

  • 美国人活动的可能范围是以下田为中心7里内、及与以函馆为中心5里内之范围为限,禁止进入武家、町家之范围。
  • 对于美国人暂时的休息所设置在了仙寺、玉泉寺,美国人的坟墓设置在玉泉寺内。
  • 美国人禁止从事猎取鸟兽等狩猎活动。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密西西比号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萨斯凯哈那号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萨拉多加号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朴哈坦号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当年由佩里率领的黑船登船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记念碑”。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在佩里公园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个人觉得目前的黑船祭更像是嘉年华和政治秀,有点像庙会、赶集的综合体)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位于日本下田市的马休·佩里铜像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黑船图

黑船来袭,是福是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