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六十歲以前默默無聞,但他心懷大志,等待機會。秦末天下大亂,他以獨特的眼光痴情追隨劉邦,為劉邦出謀定計,四處奔波,忠心耿耿,拋頭顱灑熱血,士為知已死!可謂是劉邦忠粉一個,為劉邦而生,為劉邦而死。

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是著名的說客、外交家,為劉邦統一戰線屢立戰功。

酈食其陳留人,世人皆稱為狂生,亦或高陽酒徒,性格桀驁不馴,喜愛讀書,熟讀歷史典故,秦國滅魏後,他家道落魄,淪為看門的小吏,雖然心懷大志,但是六十歲了還是一事無成。既使如此,他仍然時刻關注時局變化。

此時正是秦末漢初,天下大亂,酈食其這時隱居不出,靜觀天下形勢,從不去逢迎他人。陳勝、吳廣以及項梁的軍隊逗留陳留,酈食其認為他們剛愎自用,心胸狹窄,不堪重用。而酈食其唯獨欣賞劉邦,初次相見並不愉快,但是經過交談一見如故,不但是關係融洽的君臣關係,亦是性趣相投的摯友。

酈食其首功計取陳留,為劉邦獲得大批糧草,因而被封為廣野君,推薦弟弟酈商帶領幾千人投奔劉邦。劉邦北征秦朝奪取關中地區,在兵臨武關城下時,酈食其勸秦將歸服,兵不血刃拿下武關,劉邦兵入咸陽,秦朝滅亡。在楚漢相爭雙方苦戰,僵持不決的局面,劉邦要放棄攻打敖倉,酈食其果斷建言,奪取滎陽,佔據敖倉,以鞏固戰略要地和糧食補給,為日後形勢的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口吞蓮花,曾為劉邦拿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酈食其為劉邦在各諸侯國之間建立統一戰線,四方遊說,立下了汗馬功勞。

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年高人衰,立功心切,看到韓信戰功累累,開始爭權奪利,自已秘密出使齊國,兵臨齊國城下的韓信還矇在鼓裡。

說句真心話,酈食其在輔佐劉邦周圍的將軍謀臣中,治政穩健不如蕭何,運籌帷幄,謀劃天下不如張良,帶兵攻城略池,屢戰屢勝的韓信,他更是差一大截。但他富有謀略,敢作敢為,富有犧牲和冒險精神。

酈食其已經年過六甸,在古代他算是高壽之人了,但他甚知人老體弱,縱有雄心,壯志也難酬。因為他年青時就素有大志,想幹一番轟轟烈烈地事業,然而,他懷才不遇,人生到了六十歲了,才幸得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酈食其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建立不朽的功勳,名垂當世,無虧於自己幾十年的期盼。他立功迫不及待的思想,促使他與同行有爭功奪利的行為發生。

酈食其對韓信是有嫉妒之心的,同在一個陣營戰鬥,資歷比我淺,但是看看韓信的軍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定三秦,戰領關中;破魏擒魏王豹,尤其是擊破趙國,井陘背水一戰,名震天下。憑什麼你韓信叱吒風雲?我酈食其表示不服氣。

劉邦派酈食其作為特使出使齊國,劉邦並沒有告訴韓信,酈食其既使到齊都臨淄,路過河南韓信那裡,他也未到韓信那裡款酒敘舊,而是繞彎躲過去了,酈食其無非是趕忙搶在韓信的前面,說服齊國奪得這份榮耀,功勞就全部屬於自己了,藉以打破韓信的功勞壟斷。而韓信還矇在鼓裡,正在加緊操練兵馬,準備與田橫決一雌雄。

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說服了田橫歸服漢王,正當他為這份功勞飄飄欲仙,蒯通背後給他捅了一刀。

酈食其面見齊王田廣和田橫,曉之以理,通之以情,先從政治角度分析劉邦寬厚仁慈,豁然大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燒殺強擄,殘暴不仁,失人心者失天下是必然。又從軍事方面指出楚漢戰爭,漢軍所處的地理優勢,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驚,渡太行之絆,據蜚狐之口,進可攻江淮,退可守漢中,漢軍退可守之,進可攻之,勝負掌握在漢軍手中。酈食其擺事實,講道理,把楚漢之爭講得深刻透徹,讓田橫也無言以答。田橫從齊國整齊情況出發,願意作為盟友,歸服於漢國。

其實,田橫同意降服也源於韓信的威名,韓信平三秦,擒魏王豹,破趙背水一戰,聲望如雷貫耳。他知道韓信即將兵臨齊地,自已雖然重兵歷下,但戰勝韓信並沒有足夠信心,如果沒有韓信戰績做支撐,既使酈食其再花言巧語,也無法打動田橫,在田橫眼裡,因為韓信的法碼加重了漢國的份量。

酈食其不費吹灰之力,為漢國拿下七十餘城池,為漢國建奇功,這次功勞全是自己的,韓信也要靠邊站,酈食其心裡樂開了花,洋洋得意,每天金樽美酒,縱灑為樂,暢想著自已美好的未來。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

韓信兵臨歷城與臨淄相距三百餘里,當聽到酈食其說服齊國建立同盟關係,韓信又失落又驚奇,酈食其出使齊國,這與他利益密切相關之事,自始至終未透出一點風,豈非是咄咄怪事?但是韓信仍然為酈食其自豪,準備寫公關文書遞交齊國,出齊國邊境圍攻楚國的計劃。

這時蒯通對韓信說:劉邦派酈老頭子出使齊國,將軍可知半言,難到將軍沒有一絲寒意嗎?韓信搖頭不知,蒯通又說:區區一個窮酸書生,憑三寸不爛之舌,下齊城七十餘座,將軍你南征北戰,歷經艱難, 一年之中才拿下趙城五十餘座,難到大將還不如一名豎儒。況且,酈老頭說服齊國全是憑藉你的威名,而今他領頭功,將軍居其下,將軍你的顏面何在?

這些話正說中了韓信的要害,韓信回話說:現今漢王已派酈食其使齊,達成協議,我怎麼好舉兵赴齊呢?蒯通又勸說:漢王劉邦也沒有詔書下令讓你罷兵,既然這樣你如何要罷兵。韓信出於對全局的考慮,決定軍事進攻擊潰齊國,是對漢國最有利結局,於是採取蒯通的建議,命令部隊悄悄地越過平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歷下城,揮師東進,齊軍不戰而退。

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的悲劇,雖然有搶功的嫌疑,但罪不致死,韓信有責任,劉邦更是脫不開干係。

田橫面對突而其來的時局變化,憤怒異常,後悔不已,齊國在傾刻之間消失了,自已家破人亡。酈食其對突發情況亦是愕然,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韓信會從天而降。田橫逼迫酈食其要韓信退兵,酈食其這時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勸田橫看清形勢,還是早投降。田橫已經被憤怒喪失了理智,以嚴酷的手段處死了酈食其。

劉邦這次很不靠譜,既然派酈食其出使齊國,又讓韓信率兵進攻齊國,這統師的命令難到不是自相矛盾?為什麼不通知韓信?酈食其這次確實有搶功之嫌,他知道韓信將與齊國進行決戰,為什麼不讓劉邦告知韓信?一切以秘密行動進行,生怕韓信聞知此事,搶了他的頭功,他既使在面臨生命威脅之際,也不去求韓信,死要面子活受罪,或許心中還是有愧疚吧。

酈食其之死,韓信恐怕要承擔三分之一責任,儘管酈食其搶你飯票,對你不尊重,但還不致於到死的地步,韓信明知進攻齊國有可能導致酈食其死亡,他仍然執意而行,有出賣朋友的行為,酈食其之死,韓信肯定要受到良心的拷問。

還有蒯通這個有名的辯士,他這次不多嘴多舌,一切都會平安無事,一切會以和平方式進行,酈食其絕對會健康快樂活著,他的話比刀子更鋒利,傾刻之間,死傷無數人,蒯通在韓信旁邊並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他有張良的謀略和智慧,韓信也不會被呂后殺害。

劉邦是這次事件的主謀,演了一場雙簧戲,最後的贏家是他自己,他明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他死一個酈食其不是為惜,畢竟韓信才是重要的,是他奪取天下的獨一無二的大將。劉邦在君臨天下,論功行賞的時候,終就沒有忘記酈食其,封他的兒子酈疥為武遂侯,也是對酈食其最好的懷念。

酈食其敢搶韓信的飯碗,偷雞不成蝕把米,死得憋屈

酈食其、劉邦可謂是人生知己,倆人脾氣、性格和愛好皆有相投之處,酈食其忠心追隨劉邦,為了報答劉邦的知遇之恩,他踐行了士為知己死的人生信條,可嘆可敬!他一生狂放不羈,敢作敢當,雖已年紀六旬,但老當益壯,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態,所以說酈食其仍然不失為一位英雄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