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從早忙到晚,只見忙忙忙,但就是沒結果,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現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朝九晚六,職場人從早上九點一屁股坐到辦公桌前,水喝不上幾口,頭也不見抬幾回,忙得像個陀螺,轉個不停,不但不出活兒,還殘害了身體健康,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兒?原因就是你的工作效率太低,單位時間產值太低,你八小時的工作產出可能只是別人四小時的,而你根本沒有花費時間去想為什麼你和別人有差距,因為你根本沒有時間去想。

一、不動腦、不思考

如今的公司不論大小,都已經非常的制度化、規範化,所有的工作都有一套既定的流程,雖然你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但你在公司裡是無形中一個工作流程中的一環,比如你是行政,那麼你的工作就是做好所有行政的工作,這是公司這個大的流水線上的一道工序。所以,一旦企業運作變成無形的流水線模式,那麼你這時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了。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出來了,你放棄了思考,別人沒有放棄,且尋找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方法,那麼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拉開了。

上班從早忙到晚,只見忙忙忙,但就是沒結果,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二、不改變,不學習

《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那兩隻老鼠隨時準備迎接變化,甚至主動尋求變化,這樣它們才能永遠有奶酪享用。而拒絕改變的只能最後坐吃山空,還問誰動了我的奶酪。職場上也是如此,企業在發展、在進步,作為企業員工也應該學習、進步,要開始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改變,改變思維模式、改變思路、改變舊的觀念,一切不能滿足自身發展和企業進步的舊思維都要拋棄,只有開放、包容才能贏得未來。

上班從早忙到晚,只見忙忙忙,但就是沒結果,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三、光說不練

職場中一部分人是負能量的源頭,他們喜歡抱怨公司的不足,抱怨領導的無能,抱怨制度的僵化,但除了抱怨,他們沒有做出任何改變的舉動。職場中還有一部分人很願意思考,並看到問題的所在,但也只是心裡想想,並沒有在行動上有所改變。

上班從早忙到晚,只見忙忙忙,但就是沒結果,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方向對了努力才有價值,方向不對只是浪費時間,所以在忙碌的工作中需要停下來思考下事情的輕重緩急,根據重要和緊急程度做出區分,想清楚問題的核心比悶頭做事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