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3件事,告别习惯性逃避的生活方式

刻意练习这3件事,告别习惯性逃避的生活方式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提问是一个博士生发起的,他因为论文没完成导致毕业延迟了五六年。可让他万分苦恼的是,他自己平时非但没有投入论文写作中,还整天沉浸在游戏里无法自拔,这种状态让他自己也懊恼不已,却不知该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

贴子下面很多人附和,说明明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需要努力,做出的行为与其说是不想努力,不如说是不敢努力。甚至,还有人主动给自己"挖坑"。

大考之前看剧、玩游戏、刷抖音

重要面试前晚通宵喝酒唱歌

重要的方案报告要等deadline前才开始

好不容易约到了意中人,出门却因为雾霾天而取消约会

而他们在"挖坑"的时候心里其实也一直焦虑不安,其实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唱歌、看剧的行为当中。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其实这些人心里也清楚,自己不过是在"逃避"要面对的问题。人生苦短,我们已经习惯了及时行乐。毕竟,直面痛苦总是不愉快的。而这不知不觉间发生的一切,心理学家叫它"心理防御机制"。

用英国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梅尔泽的话说: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刻意练习这3件事,告别习惯性逃避的生活方式

那我们能摆脱这些逃避心理吗?《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布尔戈认为逃避心理不会仅仅因为你意识到了,他们的存在就会离开或者消失。因为它们是你习得的思维习惯,已经深深"铭刻"在你大脑的神经连接和路径里,就像是我们最常走的那条路上留下的车辙印。当你行走在崎岖复杂的地形上时,你总是不自觉地沿着那些车辙走。你永远不可能脱离旧车辙的影响。

但这同样不意味着不能真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不断努力,去形成新的反应路径,真正而持久的思维改变,始于接受我们不可能得到彻底治愈这个事情。只有当你充分了解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障碍以及特有的应对方式后,你才能开始成长。如此你才能发展出更好管理自己情感生活的技巧和能力。

如何告别逃避的生活方式?

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中,作者也给出了几种改善的方式:

①精简信息输入源头

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我们一整天都忙乱无比,根本没有时间审视自己的内心。微信、微博、游戏、影视剧、逛街等,各种娱乐方式在消耗我们的精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分散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逃避机制,通过这些娱乐方式,我们可以逃避面对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压力,用大量的噪音掩盖我们的痛苦。如果能从源头上精简信息输入,让自己不去关注这些容易消耗精力的事物,我们就能安静下来专注到自己内心。

刻意练习这3件事,告别习惯性逃避的生活方式

②正念练习,觉察自己的身体语言

很多人在生气发怒时候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仅仅是无意识惯性地皱眉、握拳、手抖等。这需要我们刻意地进行正念练习,在一天中刻意听下手上做的事情深呼吸,去感知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比如愤怒的时候深呼吸去感受自己的下巴和太阳穴,背部和肩膀有没有紧张,脸部和上半身是不是燥热。去"发现"自己愤怒时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当你开始尝试时,不要预想和评判自己的反应,出现什么就接纳什么,告诉自己"我现在生气了""我现在很紧张"等等。这样可以培养思维上的宁静,将注意力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

③对自己诚实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导要宽宏大量,要有爱心,要多包容体谅他人等等,所有这些都被指向我们的情感要"正确"。但是还有一些负面的感受,嫉妒、仇恨、愤怒等,他们同样属于我们感情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改变这个认知,才能对自己诚实,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

不要指望自己能战胜或摆脱这些令人痛苦的感受,而是当痛苦出现时,学会更健康的应对方式,如果你相信自己从不会生气、嫉妒、愤怒,那你只是在自我欺骗罢了。换句话说,学会接纳与实事求是,而不要执着于你"应该"如何表现。

总之,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和失望都是构成人类境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我们能接纳自己,坦诚面对自己,不再一味逃避。这会是一个漫长、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不可能永久消除痛苦,但若能用心学习和刻意练习改变自己的"旧车辙轨道",你会收获一个更加丰盈、更加清明的人生。

参考资料:《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中国友谊出版社 定价:42.00元

刻意练习这3件事,告别习惯性逃避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