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了国与国的文化交流,扩宽了艺术家的文化视野,同时,也让艺术表达有了新的思考。“如何以中国人的视角,用线描的方式去勾勒描绘出俄罗斯特色,如何把写生尽可能地画成完整的作品?”杨晓阳先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在俄罗斯进行了一次艺术写生之旅。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杨晓阳先生与龙瑞先生、马海方先生等在俄罗斯写生

深受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影响的杨晓阳先生,又有着多年中西结合且更倾向于西化的学院学习背景,他在艺术探索中,曾提出了“题材模糊化、主题多义化、章法多维化、造型意象化、用笔书法化”的“五化理论”。此次,通过更为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文学、音乐以及巡回画派的画风,使杨晓阳先生领会到非“五化”不能表现俄罗斯总体上彰显着的深沉、平缓和悠远感,非“五化”不能满足其当下的创作需求。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杨晓阳先生在俄罗斯

第一点是题材的模糊化,过去我们的画面往往在题材的表现上需要提炼,使得主题清晰,但这次杨晓阳先生实践的恰恰是题材的模糊化,诸多题材在同一个画面上排列组合、时空交错。

第二点是主题的多义化,在题材模糊化的基础上,比如画面中的人物,有远处的人、近处的人,不同的人物此刻的思想、喜怒哀乐,及其所处的事件等都是多义的。

第三点是章法的多维化,为了使得画面丰满,造成一种像俄罗斯原始森林般茂密、深沉的感觉,杨晓阳先生就把各种所见、所闻、所想在写生现场都调动起来,甚至为了画面的多维化空间的营造,选取了人物、景物的局部进入画面。

第四点是造型的意象化,杨晓阳先生根据对写生对象短时间内的敏感,采取大幅度的夸张,高的更高、细的更细、胖的更胖、矮的更矮,捕捉第一感觉的意象。

第五点是用笔的书法化,用笔是不是书法化,这一点对中国画家而言至今还是非常重要的。但用笔的书法化同时也就增加了画家书写线条的一种质量和难度,这是中国精神、中国标准。西洋人画写生也用线,但他们的线是边缘线,而我们想要去锤炼的这一条线是书法。细线可能是瘦金体,粗线可能就是泰山经石峪、石鼓文。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杨晓阳先生在俄罗斯

此次写生,杨晓阳先生共画了一百五十余幅作品,从前期的几十张速写,到后面改用水墨的方式来写生,描绘俄罗斯的题材,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写生的过程中,杨晓阳先生并不是照着概念去画画,而是一任感觉,完全是即兴的、偶然的、不可预料的。由此,慢慢地尝试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从速写到完整创作的这样一种探索。

杨晓阳先生在提出“五化理论”后,不断地在实践中体会、概括,而每一步的探索都是在对概念的一点点拓展。“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从高原到高峰,力量越积越雄厚”这也是杨晓阳先生希望与同道们一同探索的艺术之路。

【写生作品】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杨晓阳先生简介】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至2018年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杨晓阳在创作、理论研究、教学、美术学院和画院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重大活动的组织等有多方面贡献。

在写生中领会“五化理论”——杨晓阳先生俄罗斯写生作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