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本文為“觀瀾文旅”獨家原創,歡迎大家分享、評論~

這樣一個暮春時節,不知怎地,想去圓明園看看。雖然是春天,處處有柳綠花紅,滿眼新意,但內心還是有種揮不去的隱痛。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當你一個人走在圓明園那些陳舊而殘破的遺址間,呆呆地想象它原來的模樣時,也彷彿看到當年的那些皇帝們,正和成群結隊的妃子在那裡嬉鬧玩耍,消暑度日。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當年乾隆皇帝眼裡的圓明園是這樣的:

秉時御氣暮春初,靈沼靈臺豔裔舒。

似毯綠茵承步輦,含胎紅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無憂弋,畫水文鱗底用漁。

滿眼韶光如有待,東風著意為吹噓。

——《三月初八日幸圓明園》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大意是暮春時節,他來圓明園踏青,看到的池沼、亭臺都很漂亮,乾隆帝雖然是坐著轎子,但也能感覺到轎子底下那些綠草像毯子一樣柔軟,紅杏含苞欲放,豔麗逼人。頭頂上大雁從南方飛回來,正自由自在優遊盤旋,水池裡的魚兒追逐嬉戲,泛起陣陣魚鱗的微瀾,這春光真是好啊,連東風也忍不住過來感嘆了。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其實,從乾隆皇帝這首詩描寫的景象來看,跟我們現代城市公園的景緻差不多。這說明,在古代,那些只有皇家園林或富貴人家才有的景緻,現在,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所以大家也經常看到,很多房開商為了賣樓,也先斥巨資打造一個奢華的園林來吸引客戶:你往後的家,就像皇家園林一樣漂亮,趕緊買吧。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圓明園,自然跟乾隆所看到的不一樣,雖然同樣是一個暮春時節。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古樹沒有了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想想,從那時起植栽的樹木如果活到現在,也有300多年的樹齡,也算是老樹了。但現在基本看不見這麼老的樹。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老樹一部分是因為那幫入侵的強盜放火焚燬了,另一部分,是因為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的慌亂年代,圓明園的監守自盜,拆建築、砍古樹,把木料偷出去變賣。圓明園可謂遭遇了外憂內患的劫難。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即使我們現在看到圓明園裡稍微年長的樹木,也不禁讓人想起當年英法聯軍所縱的那三天三夜的大火,而且似乎還能從一些原生樹上,看到被烈火燒傷的痕跡。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靈沼靈臺沒有了

很多人從小學學歷史,就對圓明園大水法遺址那些殘垣斷壁印象深刻,而它彷彿已經成為劫後圓明園的標誌性殘留建築。是的,它就是在世人面前這樣殘缺了100多年。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除了大水法,還有遠瀛觀、諧奇趣、海宴堂這些地方,想當年乾隆皇帝原來所見,一定是噴泉交織,在明媚的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那些雕龍繪鳳的石柱華表,莊嚴而典雅,顯露著皇家威儀,也展露著智慧人民建造園林的精湛技藝。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過去的那些輝煌,現在只是一堆堆相互傾倒、殘破的石頭,頹然地傾臥在荒草叢中,還隱隱透露著當年被凌辱的那種軟弱和無力。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那場火燒了三天三夜,那些美麗至極的大園子如今只剩下一些石頭的殘骸,那裡本來陳列的無數奇珍異寶被強盜們洗劫一空,即使爭取回來的兔首馬首,它在原處已無處安放!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那些強盜,當年毀滅的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財富,而且毀滅的是這個民族極為光華的一束文明。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山形水系也變樣了

大火和劫財,讓圓明園失去美麗的容貌,在往後的一些歲月裡,因為人為的挖山取土,開耕建廠,就基本改變了圓明園原來的山形水系,讓它的面目更慘不忍睹。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所以面對圓明園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即使花紅柳綠,心裡湧起的不是賞春之情,而是一陣陣的隱痛。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面對這樣一段歷史,面對這樣一個被蹂躪至極的文明遺存,與其說是來遊玩,不如說,是來緬懷。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所以很顯然,圓明園不是一個談情說愛或者休閒娛樂的好地方,在這裡,你時不時還能聞到一百年前的那一陣濃烈的火煙氣味。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來到圓明園,你還是不可避免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到那些殘垣斷壁前,在最生機盎然的季節裡,來紀念那一段不曾磨滅的歷史。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雨果的話更讓人心痛

這裡有一尊法國大作家雨果的石像,圓明園原本沒有尊石像,是因為在圓明園劫難後,雨果對中國寫了一封道歉書,我們從雨果對圓明園的描述中,仍然能感覺到圓明園的華麗與神妙,同時仍然感覺到一陣陣的心痛。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我們對圓明園原來景象的想象,永遠比不上雨果先生對它的描述: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

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黃金、施以脂粉……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千零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

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沒錯,這哪裡是人間,簡直是仙境,雍正皇帝當時還是圓明園的第一任總設計師,但也許他沒料到,這樣一座傾盡他奇思妙想和國家財力的皇家園林,居然是如此的下場。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雖然有人在花了300多億元在橫店修建了新圓明園,但那只是“新圓明園”。中國的圓明園,只有眼前這座殘缺不全的遺址,看看這些陳舊的創傷,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尤其在當下。

春天,帶著妃子去圓明園的乾隆皇帝,看到的跟我們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