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肝病基金啟動,助力實現2030年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

2019年8月24日,在第十九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暨2019年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年會召開之際,中西醫肝病基金項目在優美的雁棲湖畔正式啟動。項目啟動儀式由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徐小元教授主持,在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名肝病醫生共同參與和見證下,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希忠,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莊輝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段鍾平教授、李秀惠教授及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南月敏教授等專家攜手啟動。項目的啟動在會場引發了與會醫生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的興趣。

此項目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在北京漢典制藥有限公司的資助下發起,旨在推動中、西醫肝病治療的優勢互補,調動臨床工作者的學習中醫理論、實踐應用中醫和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為肝病臨床醫生提供培訓和科研平臺,提升中、西醫兩種方法的診治和科研水平,最終讓更多患者受益。

中西醫肝病基金啟動,助力實現2030年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

中西醫肝病基金項目啟動

楊希忠秘書長接受採訪時介紹,之所以設立這個基金,第一是從國家大的戰略方面:國家一直對我們的國粹中醫藥的發展非常重視,最近相關部門也出臺了文件,要求醫生必須經過規範培訓,掌握中醫的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第二是目前的臨床實踐:很多醫生也想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但往往不會辨證,不夠規範;第三是臨床醫生也迫切需要學習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來提高他們的臨床診療水平。因此,這個基金應運而生,既符合國家大勢,也符合臨床現實和醫生的要求。

楊希忠秘書長最後總結說,這個基金是肝基會成立以來的第五支基金,也是中醫相關的第一支基金。未來三年推進這個基金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落實國家的肝炎防治規劃,實現世衛組織2030年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

據瞭解,此項基金分為培訓和科研基金支持兩個部分。培訓以肝病臨床治療需求為導向,普及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的基本思路、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計劃在三年內培養能規範運用中、西醫治療肝病醫師千名以上,並爭取各省市重點醫院培養1-2名骨幹。並在全國不同省、市及肝病高發地區,每年巡迴培訓10-15場。今年10月和11月將在北京和杭州首先啟動培訓。

同時該基金也支持對參培醫生開展中、西醫治療肝病課題研究及相關論文發表。科研課題的立項和遴選也將堅持公益、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堅持以中西醫臨床應用研究為主,注重課題實用性,面向全國醫療機構,面向基層臨床醫師,面向中青年醫生,使他們提高學習和研究中醫的積極性,會研究、會寫論文。為確保課題研究質量,基金設立了顧問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對本基金實施科學、正規的管理。

中西醫肝病基金啟動,助力實現2030年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

現場啟動儀式

莊輝院士在啟動會上表示,這個基金項目對促進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通過培訓西醫醫生,提高他們對中醫的認識,促進中成藥的規範應用。第二,提高基層中醫醫生的診治肝病水平。第三,設立課題基金,提高中西醫結合診治肝病的科研水平。莊輝院士也提到,國家十一、十二、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也顯示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肝病的優勢,希望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能把這些成果真正轉化到臨床實踐中。

徐小元教授接受採訪時認為,這個項目非常重要,因為目前國內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大部分的中成藥其實是由西醫醫生處方的,但是大部分西醫醫生對中醫的瞭解並不深入,因此用藥的規範性有待提升和加強,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的培訓,讓西醫醫生掌握一定的中醫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特別是中成藥的辨證論治,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此外,徐小元教授也強調,為了吸引更多的西醫醫生參與進來,學術委員會的中、西醫專家一方面會精選出更適合西醫臨床實踐需求的實用課程,另一方面也會繼續做好宣傳工作,讓更更多醫生認識到學習中醫的重要性,同時對參培的優秀醫生也會設立相關課題的資助作為獎勵。

李秀惠教授介紹培訓的課程設置時說,中西醫肝病基金主要面向的是西醫醫生和基層的中醫醫生,在課程設置方面既有肝病領域的最新進展,同時重點加強中醫藥的基礎理論、辨證方法、治療理念以及中成藥的規範、合理應用的等方面的培訓。提到中醫治療肝病的優勢時,李秀惠教授總結說,中藥具有多組分、多靶點、多效應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更強調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是個體化的治療。中醫藥在肝病治療方面有獨特的優勢,比如能夠更好改善臨床症狀、解決慢性肝炎到肝衰竭過程中黃疸問題,而且目前肝纖維化的治療也以中醫藥為主。

中西醫肝病基金啟動,助力實現2030年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希忠

期待該基金項目在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的管理和帶動下,在各位專家的支持下能穩步成長、發揚光大,為我國的肝病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