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奢侈品行業的影響

元宵節已經過去一週,但疫情仍未離去。

儘管全國絕大多數的工廠和企業都已經復工,但是人流量密集的購物中心和娛樂場所,依舊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樣子。

也就是說,疫情對線下零售的影響仍將持續,尤其是奢侈品行業。

國內線下門店尚未開業,境外市場收入下降

2019年,對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一年。

一方面,LVMH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LVMH的股價在2019年上漲了65%,公司創始人也因此一度問鼎全球首富的寶座。

不過,進入2020年後,LVMH遭遇到了不確定性!

在集團的財報會議上,公司創始人這樣說到:

“我無法回答疫情對我們業績的影響,如果它在兩個半月內消失,那麼並不可怕。如果要花兩年的時間,那將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事實上,疫情對奢侈品行業還是有著巨大的影響。

先說國內市場。

從2016年開始,中國就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個人奢侈品市場。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中國對奢侈品市場增長的貢獻超過了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丟失了中國市場,那麼對奢侈品品牌來說,不僅難言增長就連保住現有銷售業績都困難。

我們看到,此次受疫情影響全國範圍內的購物中心幾乎都關門歇業,即便在營業的門店也遭遇了客流量的嚴重下滑。而且在關門期間,品牌也需要為此承擔高額的租金費用。

更重要的是,奢侈品門店往往都位於黃金地段,且門店面積大!

再說國外市場。

2018年,中國人的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為1457億美元,其中有74%的奢侈品購買行為都發生在國外。

儘管說具體的消費數字存在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支撐起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中堅力量。

但是,疫情卻悄然而至。

一方面,由於出境遊市場處在凍結狀態,導致出國旅遊消費的人數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眾多國家對來自中國的遊客採取臨時限制入境的措施,導致中國人在境外的消費能力更是一下子降到了冰點。

再加上春節期間是送禮消費的黃金時段,二者疊加奢侈品企業的損失更為巨大!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相比於中國境內門店大規模關閉,奢侈品企業更擔心的是出境遊的凍結。如此一來,超過7成的消費都將成了泡影。


疫情對奢侈品行業的影響

短期內影響不大,關鍵看疫情持續的時間

誠然,受此次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牌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但相比於當下的損失,各大品牌更關注的是疫情持續的時間。

因為,除了收入方面的直接影響,疫情持續的時間將在三個方面對奢侈品牌造成影響。

首先是供應鏈。

早在2009年,根據《環球奢侈品報告》顯示,有超過60%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國有自己的生產線。

以LV為例。

凡客誠品ECO陳年曾經表示過,“這邊是凡客的產品,那邊就是一些奢侈品牌,用的都是一樣的面料、一樣的棉、一樣的車間和工人。”

儘管LV從未承認過“Made in China”,但是根據相關的報道,“中國製造”至始至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國際奢侈品的供應鏈環節中!

正因為此,假如因疫情影響導致工廠延遲開工,那麼勢必導致大量的奢侈品企業不能及時完成生產訂單。

其次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程度。

目前,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16%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30%。毫不客氣的說,中國經濟打一個噴嚏,全球經濟就會感冒。

而全球經濟一旦受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奢侈品行業。

最後是消費者信心。

最近一段時間,中小企業賣慘可以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儼然一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的架勢。而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理由是:企業現金流出現了嚴重危機。

企業尚且如此,我們每一個普通個人更是如此。

受此次疫情影響,人們猛然間意識到:

假如自己失去工作,那麼在各種房貸、車貸以及負債的壓力下,極有可能遭遇嚴重的現金流危機。

因此,在工作和支出不明朗的情況下,奢侈品支出會變得更為謹慎;而長期來看,消費者也會因對未來潛在風險的擔憂,而導致奢侈品支出的降低。

開闢線上渠道,是抵禦風險的當務之急

根據《2019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奢侈品線上銷售額為75億美元,佔中國境內奢侈品市場銷售額的16%,增速超過了40%。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市場預測2020年這一市場增速將超過50%。

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正因為此,奢侈品品牌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既迎合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也能夠有足夠的空間應對新型肺炎疫情。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段,奢侈品在線上的佔比始終很低,不被品牌所重視?

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從1990年到2012年,全國購物中心保持年均25%的市場增速,但最近這些年來增速卻不斷下降。尤其以萬達集團甩賣重資產為標誌,線下門店的擴張迎來了轉折;

另一方面,隨著90後成為消費的主流群體,以及對品牌的辨識度越來越高,因此也越來越傾向於線上這一購買形式。

更重要的是,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如今的天貓和京東已不再是“低質、低劣品”的聚集地,平臺形象已經大為改變!

那麼,該如何開展線上業務呢?

在我看來,關鍵是擺脫價格作為吸引消費者的第一要素。具體來說,就是將現有奢侈品線下門店打造成類似於體驗店,將線下的體驗、服務以及產品的品質帶到線上。

如此一來,價格將不再是品牌之間唯一的差異化所在!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線上線下同款同價,且擁有一樣的質量和服務,為何消費者還要轉移到線上呢?

一方面,是出於便利的需要;另一方面,品牌可以藉著節日活動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再配以贈品和組合銷售的方式。

但不管怎麼說,開闢並加碼線上渠道已是大勢所趨。奢侈品品牌需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開展線上業務,而是如何在開展線上業務的過程中,帶給消費者更好的品質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