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帕金森病(臨床表現、治療)

淺談:帕金森病(臨床表現、治療)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也稱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帕金森病標化患病率為1.66%,該病由黑質、蒼白球、紋狀體和藍斑處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腦內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與膽鹼能系統不平衡所致。


臨床表現


1.震顫

特徵性的表現是靜止性震顫,搓丸樣,也可為擺動樣或姿勢性或運動性震顫;始於一側肢體,初為間斷性,安靜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消失,在緊張時震顫加重,人睡後消失。

2.肌強直

齒輪樣或鉛管樣,肩帶肌和骨盆帶肌受累更顯著。

3.運動遲緩和步態異常

運動遲緩包括啟動困難、運動緩慢和隨意動作減少;可表現為面具臉、坐位起立困難、發音困難、構音障礙和吞嚥困難等。步態異常是帕金森的最突出表現,表現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擺動減少,步幅小,越走越快,稱為“慌張步態”。

4.平衡障礙

患者站立或行走時不能維持身體平衡,或在突然發生姿勢改變時不能做出反應(姿勢反射障礙),是中晚期的症狀。

5.非運動症狀

如便秘、血壓低等植物神經功能受損,嗅覺喪失,可以在PD初期出現。出現認知損害、抑鬱、睡眠障礙、麻木、疼痛、不安腿綜合徵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6.隨著疾病進展

帕金森患者可出現起床、翻身、行走、進食等活動困難,日常生活能力顯著喪失而嚴重致殘,終至臥床不起,死因常為吸入性肺炎、跌倒骨折等併發症。



(1)疾病早期鼓勵社會參與和醫學體療,可適當暫緩用藥。如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則應開始症狀性治療。藥物治療在病程晚期多數療效不佳。

(2)藥物治療的目標是延緩疾病進展,儘可能延長症狀控制的年限。

(3)藥物治療堅持“low”和“slow”原則,從小劑量開始,緩慢滴定增量。儘可能的維持低劑量,以最小劑量達到滿意效果,儘量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和併發症。治療要考慮結合共病因素,採取個體化的方案。

淺談:帕金森病(臨床表現、治療)


藥品劑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吡貝地爾緩釋劑:初始劑量為50mg,每日1次,易產生副反應患者可改為25mg,每日2次,第2周增至50mg,每日2次,有效劑量為150mg/d,分3次口服,最大劑量不超過250mg/d。症狀性低血壓,嗜睡、運動困難、無力、噁心/嘔吐、便秘、幻覺,衝動控制障礙、橫紋肌溶解、胸膜和腹膜後纖維化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調整劑量,伴發精神症狀患者慎用,吡貝地爾的胃腸道副作用在用藥前需要充分評估普拉克索即釋:起始劑量:0.125mg/次,每天1-3次。維持:0.5-0.75mg/次,每天3次。最大劑量:4.5mg/d緩釋:起始劑量:0.375mg/d;最大劑量:4.5mg/d.滴定:每5-7天緩慢增加。同上同上羅匹尼羅即釋:起始劑量:0. 25mg/次,每天3次。維持:1-8mg/次,每天3次。最大劑量:24mg/天緩釋:起始劑量:2mg/天,1-2周;最大劑量:24mg/d。滴定:每5-7天緩慢增加同上同上雷沙吉蘭單用1mg/d;早晨服用與左旋多巴合用時,0.5mg/d,且左旋多巴應該減少計量直立性低血壓、運動困難、體重下降、頭痛、噁心、心絞痛、胸疼痛、暈厥、抑鬱、幻覺、便秘、關節痛、流感綜合徵、消化不良與環苯扎林、右美沙芬、美沙酮、曲馬多、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鬱藥、三環類抗抑鬱藥合用時小心謹慎 司來吉蘭起始劑量:2.5-5mg,早晨或者中午服用。與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合用時起始劑量減少,最大劑量10mg/d頭痛、頭暈、噁心、幻覺、困惑、生動的夢境、運動困難、口乾同上金剛烷胺起始劑量:50-100mg,2-3次每天,末次應該在下午4時服用。最大劑量400mg/d噁心、頭暈、失眠、困惑、幻覺、抑鬱、網狀青斑、直立性低血壓不能突然停藥;癲癇、嚴重胃潰瘍、肝病患者慎用;腎功能不全需要調整劑量複方左旋多巴起始:62.5-125mg/次,每天1-3次。常用及最大劑量:根據病情而逐漸增加劑量至療效滿意和不出現副作用的適宜劑量維持。滴定:每3-4天緩慢增加125mg噁心/嘔吐、困惑、直立的低血壓、幻覺、性慾高漲、嗜睡、賭博行為、黑色素瘤長期大量使用會引起行為波動和運動恩託卡朋起始劑量:100-200mg,最大劑量為8倍起始劑量(1600mg),與左旋多巴同服,且相同服藥頻率。噁心、運動障礙、直立性低血壓、暈厥、頭暈、疲勞、幻覺、嗜睡、腹瀉、便秘、嘔吐、尿變褐橙色、轉氨酶升高是左旋多巴的輔助治療藥物,每3-6個月檢查一次肝功能。託卡朋因上市後發現有嚴重肝衰竭的不良反應,不考慮為帕金森的一線用藥託卡朋每次100mg, 每日3次,第一劑與複方左旋多巴同服,此後間隔6h服用,可以單用,每日最大劑量為600mg。同上同上


藥物選擇


老年前期(<65歲)患者,且不伴認知障礙,可選擇:

①多巴胺受體(DR)激動劑;

②司來吉蘭,或加用維生素E;

③複方左旋多巴+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0MT)抑制劑;

④金剛烷胺和(或)抗膽鹼能藥:震顫明顯而其他抗PD藥物效果不佳時,選用抗膽鹼能藥;

⑤複方左旋多巴一般在①、②、④方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加用。但在某些患者,如果出現認知功能減退,或因特殊工作之需,需要顯著改善運動症狀,複方左旋多巴也可作為首選。

老年(>65歲)患者,或伴認知障礙:首選複方左旋多巴,必要時可加用DR激動劑、MA0—B抑制劑或COMT抑制劑。老年男性患者儘可能不用苯海索,除非是有嚴重震顫並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

若在早期階段首選DR激動劑、司來吉蘭或金剛烷胺/抗膽鹼能藥治療的患者,發展至中期階段,症狀改善已不明顯時,應添加複方左旋多巴治療;若在早期階段選低 劑量複方左旋多巴治療的患者,此時症狀改善不顯著,應適當加大劑量或添加DR激動劑、司來吉蘭或金剛烷胺,或COMT抑制劑。



教育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予以心理疏導,加強營養支持,對症治療,適當鍛鍊也是PD治療中重要的輔助措施。

長期用藥患者治療反應明顯減退,同時出現異動症,藥物治療難以改善,可考慮手術治療。術後仍需應用藥物治療,但可減少劑量。對處於早期PD、藥物治療顯效的 患者,不宜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主要有神經核毀損術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DBS因其相對無創、安全和可調控性而作為主要選擇。


注意事項


(1)關注疾病早期表現,有震顫、行動遲緩表現應提高警惕。

(2)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利於遠期預後。

(4) 預防 一級預防:避免接觸殺蟲劑、錳、一氧化碳等;防止腦動脈硬化,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藥物。二級預防:早 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運動可防止和推遲關節強直和肢體攣縮,注意直立性低血壓,晚期臥床患者防止關節固定、壓瘡、墜積性肺炎。

(5)飲食注意多飲水,防止便秘;

(6)適當運動,不做挑戰性鍛鍊;夜間行動保證光線充足,地面平坦乾燥,防止跌倒;衣著寬大,減少扣子,穿平底鞋;坐扶手椅,中晚期床上安置固定架子。

(7)不能自行停藥或隨意改變劑量。

(8)注意藥物—食物相互作用 肉類蛋白質中某些氨基酸會影響左旋多巴作用,應限制攝入,早中餐低蛋白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應避免同時進食蛋白質類食物,應隔開2~3h。蠶豆可延長左旋多巴療效。

淺談:帕金森病(臨床表現、治療)

淺談:帕金森病(臨床表現、治療)

文章精選


❶免費直播《健康管理師》馬上開課啦!!!

❷免費領取:《實用內科學》+《實用外科學》(電子版)

❸跟我學,36天一起【拿下】健康管理師(三級)(十七)

❹用“生薑敷肚臍”半個月後,身體發生四大神奇變化!

❺清明養好生,一年少生病!最全《清明養生指南》,收藏!

❻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木瓜

❼2020健康管理師《基礎知識》第一章易考點(二)

❽這樣的“省吃儉用”不健康:有這6個習慣的人需當心了

❾疫情過後,這5類醫療專業將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