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4:澹台灭明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高足,比孔子小45岁。 ②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③焉尔:于此,在这里。 ④澹台灭明:人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9岁。

【翻译】

子游担任武城地方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优秀人才了吗?” 子游回答说:“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行路时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感悟】

古代为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发掘和举荐人才。孔子问子游有没有在辖地发掘出贤才,实际上也是在指导子游如何为官尽职。

子游欣赏澹台明灭,一是因为他"行不由径",二是因为他非公事不至。

周朝实行井田制,一块田画出九个方块,每块一百亩,中间一块是周天子的公田,外面八块是分封的私田。井田以外有路,井田中间有径。为抄小路走捷径而路过别人的私田是不合乎周礼的。在孔子那个时代能够像澹台灭明那样行不由径遵守规矩的人已经很少了。由此可见,澹台明灭是一个重礼守戒、克己复礼的人。

澹台灭明如果不是有公事就不会去造访子游。可见他安守本分,不攀援富贵。说明子游与子羽都是廉洁无私的人。

澹台灭明长相丑陋,起初孔子不愿收他做弟子,后来发现澹台灭明为人端方、品德高尚,所以孔子曾感慨自己的过错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灭明非常尊师重道,最终他自己也成为一代名师,广收弟子三百余人。可见,无论是孔子还是子游,他们从细节着眼,从小事上观人识人,这种方法往往是可靠的。

孔子和子游识别人才往往更侧重品行方面,这也反映了他们的人才观,那就是应该任用正直诚实、公私分明的人。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渴望网罗各种人才,但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用策略和计谋帮助他们争夺土地、富国强兵之才。

《论语》134:澹台灭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