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吃“莜麵栲栳栳”——一場誤會搶來的名號

栲栳,並不是吃的東西。而是一種用柳條編的裝東西的工具,也叫笆斗。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量飯著盆中或栲栳中,然後寫飯著甕中。” 唐朝盧延讓的《樊川寒食》詩之二:“ 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買斷春。” 清朝沉復的《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一夜,忽見數十里外有紅燈大如栲栳,浮於海中。” 茅盾的《陌生人》:“甚至賣糖食的 三麻子 也用栲栳盛著那鹽一樣的寶貝粉擺在店門前。”


山西名吃“莜麵栲栳栳”——一場誤會搶來的名號


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製了這種莜麵食品以款待。李淵很好奇,便問:“師傅手中端的是何物?”老方丈以為文手裡裝莜麵的器具,便回答:“是栲栳栳。”此後,這種蜂窩狀的莜麵便被叫做“栲栳栳”了。


山西名吃“莜麵栲栳栳”——一場誤會搶來的名號


還有一種說法,相傳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這種麵食犒勞三軍,一舉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勞一詞流變而來。此是民間傳說,但莜麵栲栳栳在山西民間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確實還有犒勞親朋貴賓之意。在雁北和呂梁山區,人們賦予吃莜麵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徵。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山西名吃“莜麵栲栳栳”——一場誤會搶來的名號


莜麵上餐桌前要經歷三生三熟。莜麥脫粒,是“一生”,將脫好的莜麥粒炒出香味,這就是“一熟”;將炒熟的麥粒磨成莜麵,是“二生”,和莜麵時要用開水燙,這就成了“二熟”;把和好的面做成各種形狀,便又成了“三生”,接下來就是大火猛蒸,為之“三熟”。一餐莜麵飯經歷了生活極樂悲苦,也算是昇華了。


聲明:本文圖片收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作者,作者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