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最早从唐朝时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意思是说,江南一带风景优美、繁华富庶,能够与天堂相媲美。乾隆帝曾六次巡幸江南,每次都要到杭州府、扬州府等,他还游遍江南名胜,观古赏景,悦目怡心,赋诗唱和,题字留念,广写匾额。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翻开文学史,满眼都是浙江杭州绍兴嘉兴…,这里人才辈出、星光闪耀。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浙江文物古迹众多,有杭州、宁波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杭州六和塔、西湖南山造像、宁波保国寺、天一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等多处世界遗产。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1、以时间为主轴,从史前遗址到近现代,寻找山水江南的历史印记。

2、三大世遗点:杭州西湖、京杭大河、良渚遗址,品味山水江南的魅力。

3、七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造像、有古建、有山水风光。

4、大学文博教授带队,全程解读,随时交流。

【讲师简介】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周新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博研究馆员,兼任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杭州市文史研究会理事。出版《西湖亭阁》《运河文物故事》《稻米部族——河姆渡遗址考古大发现》等专著20余部,累计发表各类文字700万字。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美术考古概论》、《大学写作》、《考古探秘》等课程。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6月24日

杭州集合

6月25日

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博物院、飞来峰、六和塔

夜游西湖

6月26日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6月27日

河姆渡遗址、保国寺、天一阁

16:30送宁波站17:15送达宁波机场

浙江不仅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跟随时光老人,重回距今7000年前的一个午后,静听埙声骨哨回响。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种类齐全的骨、石、陶、木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陶埙、骨哨等。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走进5000年前的良渚,触摸美玉的温润。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良渚以发达的黑陶制作和精美绝伦的玉器制作闻名,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及社会组织形态。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桥,并在桥边立碑,该桥是一座三孔的拱桥,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站立河边,仿佛看到千舸扬帆启航,载着满怀希望的迁客骚人商贾在南来北往……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浙江文物古迹众多。全省现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镌于南齐建武年间(494-497年)的新昌大佛寺弥勒像,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建的杭州六和塔等,被誉为全国造塔工艺的典范。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由于吴越国及各时期对佛教尊崇,西湖周边群山中有飞来峰石刻群、烟霞洞造像、慈云岭造像等庙宇古刹和佛像石刻。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其中的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这里有数不清的英雄名臣的事迹、才女名僧的逸闻,这里大约集中了自古以来相当一部分的诗词和传说。在一个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午后,西湖断桥上没带伞白娘子邂逅了许仙……,留下感人的爱情故事。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古往今来,杨万里、欧阳修、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柳永、辛弃疾等诗人浅斟细酌中写下了大量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词,“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的典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对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据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保国寺历史悠久,建于唐代,兴于北宋,现存大殿即为北宋祥符六年(1013年)所重建,是江南古老、保存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江南一绝的古建筑瑰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加建重檐,成为歇山顶形成。大雄宝殿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进深(13.38米)大于面阔(11.83米),呈纵长方形;在前槽天花板上绝妙的安置了三个缕空藻井;复杂的斗拱结构;四段合作瓜棱柱,柱身有明显的侧脚;梁伏、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等。这些都接近或吻合于宋《营造法式》,承袭某些唐代建筑遗风,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天一阁主人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他的藏书楼最早名为“东明草堂”,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所以取名“天一阁”。楼前还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天一阁建筑群主要是由“二阁三祠”组成,即天一阁、尊经阁、秦氏支祠、闻氏支祠、陈氏宗祠。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建筑群的核心是秦氏支祠一个美轮美奂的戏台,其藻井的设计最为巧妙,由十六条如意斗拱组成几何曲线盘旋上升,直至穹窿顶会集,中间覆以铜镜,浑然一体而不用一枚铁钉。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它的黄色部分全部都由金箔贴饰而成。

踩踏在不同时代的印记上,检阅那波澜动荡,这块土地绵延到今天,却仍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许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感受脚下这块不变的土地,才能捕捉到远古的信息留存今天的回响。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2960元/人(成人)2800元/人(65岁以上及学生)费用包含:

1、五顿正餐、全程矿泉水充足;

2、三晚住宿含早,温馨舒适;

3、全程新空调大巴;

4、所有景区的门票及景区内交通车;

5、全程专业讲解、每学员配备讲解器;

活动费用没有包含往返大交通

退费说明:

如因疫情原因退出或取消,全额退款;

1、行程报名结束封团之前,全额退款;

2、已经封团至开团前三日退出,退还团费90%(VIP退全额);

3、行程开始三日至一日前,退还团费70%;

4、行程开始前一日退出,退还团费50%;

5、已经出发,临时退出,退实际未产生费用(有可能包含门票、餐费、住宿)

【报名方式】

缴纳费用后视为报名成功。

咨询电话:18912737832(微信同号)

管傅恒叫一声“富察侍卫”,你会收获……

他凭一首诗爆红一千多年

足不出户,在家看遍全国100个博物馆

当世界名画里的女人们试图减肥……

辛追夫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中国在援助物资上写了什么?

端午游学丨忆江南,文史盛宴杭州行(6.24—6.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