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千古一相,他和秦始皇一起缔造了彪炳春秋的雄霸天下大秦帝国。他的人生是恢宏壮丽的一生,更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一生。假如他的道德方面不出问题,他毫无疑问应当是丹青大书特书的伟人之一。就是因为道德出了问题,也就是说灵魂深处自私贪婪污泥浊水把他从泰山之巅一步步跌落到最终被腰斩夷三族的可悲境地,令人唏嘘万千,不断引发人们深思:作为情商智商超一流的李斯为什么坠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玄幻莫名的劫网?在新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避免李斯这样的人生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李斯的人生轨迹大致是这样的:乡下小吏————荀子学生————

吕不韦门客————秦国郎官————秦王客卿————秦国廷尉

————大秦帝国丞相————囚徒罪犯————被腰斩夷三族。

李斯的人生追求注定了他的一生不会幸福甚至可能是灾祸盈门,所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价值观扭曲是李斯心理阴暗卑鄙最致命的缺陷,也是压垮李斯人生最后的一颗稻草。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官仓里的老鼠


一、从老鼠身上总结出“环境决定成败”金科玉律

李斯在乡下当小吏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厕所里的老鼠瘦骨嶙嶙,吃着污秽东西,一副猥琐下贱模样,而且一见人就狼奔豕突逃之夭夭。而官仓里的老鼠则一个个肥头大耳,悠闲自在在一眼望不到头的粮仓里大块朵姬繁衍子嗣快乐逍遥,即便是人走近也像没事人一样,照样该干啥干啥。李斯顿时大彻大悟:哎呀,人原来有没有出息,是和他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哈啊。既然这样,我还在这穷乡僻野熬什么灯油啊?人往高处走,我李斯也要成为高高在上一员官仓里的硕鼠啊!

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于是李斯就告别上蔡,去拜当时最有学问的荀子为师。荀子融合了儒家墨家法家学术观点,提出了著名“性恶论”和“人定胜天”思想。李斯天资聪颖,一点即通,他在很短时间就领悟了荀子文学政治军事经济法典条文要义,还时常和老师就当时天下大势促膝谈心辩论纵横,不用说,李斯是荀子得道弟子,也是荀子最为骄傲和自豪的一个学生。

李斯毕业了,他的毕业论文是这样写的:“人这一生最主要的是把握稍纵即逝机遇,最关键是积极向上博取功名富贵。人生最大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如果长久处于卑贱贫穷地位还自命清高怨天尤人,这不是一个有抱负大丈夫所为。目前天下纷争,正是读书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时机,其他人都成不了大事,只有秦王雄心勃勃有一统华夏的天时地利,要是再加上我这个人和,那么我就一定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荀子点了点头,又轻轻摇了摇头,似乎为李斯不甘人下的青年人韧劲所鼓舞,又像是为李斯根子里只有自我不以苍生为念的执着而隐隐作痛。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荡平六国一统华夏李斯厥功至伟


三、一书成名天下知

李斯到了秦国,一头扎进吕不韦门下。吕不韦当时是秦国相国,号称“尚父”,具有一言九鼎呼风唤雨能力。李斯认为只有吕不韦才能帮他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生梦想。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卓尔不群的办事才干,吕不韦很快将李斯从舍人提拔为秦国郎官。得近天颜的那一刻,李斯就迫不及待向秦王献出了他的“兼并六国隆中对”,那就是分化瓦解山东六国合纵连横,具体办法就是派出大量秦国间谍,向六国将相权贵大肆行贿,也就是用金钱美女收买这些人为秦国充当内奸。如果听话就万事皆休,不听话就采取暗杀手段,要不就使用武力震慑胁迫征服,李斯的这一阴招让秦王刮目相看,李斯用无数人头落地换取了秦王欢心,李斯自己也一跃从郎官晋级为客卿。

让李斯人生大放异彩的是他上秦王的一篇奏章,也就是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都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千古绝唱《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旁征博引,一是深刻论述客卿对秦国强盛做出的卓越贡献,没有商鞅张仪范睢等一大批外来人员,秦国就不可能有今天号令诸侯震泽天下威严。二是指出秦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是“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三是提醒秦王想要完成统一大业,必须具备海纳百川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文章气势磅礴文采斐然,排比设想辞藻华美,具有乱石穿空排山倒海气度,淋漓尽致展现了李斯作为一个政治家远见卓识和文学家汪洋恣睢文字功底。《谏逐客书》深深打动了秦始皇,他从谏如流,果断中止驱除客卿政策。李斯这篇《谏逐客书》首先为秦国留住了一大批安邦治国人才,韩国人郑国为秦国建造了举世闻名郑国渠,为秦国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李斯也正式进入秦国政治权力中心,官拜廷尉。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成了千古一帝,李斯成了千古一相。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巩固中央集权,修筑驰道,北诛匈奴,南平百越,奠定了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和华夏疆域,可以说李斯功劳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之媲美。

李斯登上了人生珠穆朗玛峰。他实现了自己终身追求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成为享受荣华富贵的人上人。李斯当丞相,大儿子李由当三川郡守,女儿们一个个成了秦国王子贵妇,儿子们一个个都成了秦王乘龙快婿。大儿子李由回到咸阳探亲,李斯在家中大摆酒宴,文武百官都去祝贺,门前车水马龙数以千计,李斯不由得喟然长叹:“我只是上蔡农村一个普通平民,今天却得到这么高位,我很害怕啊!我的老师教诲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还不知道我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啊!”

李斯在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天下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也把自己的自私发挥到了极致。他怕自己同门师兄韩非子超过自己,就设计逼死韩非子。本来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需要的是与民休息,可是李斯为了让自己一派法家势力永远占据秦国统治地位,依旧鼓动秦始皇用严峻刑法治理国家,这给秦国最后迅速败亡埋下了最大隐患。最不可原谅不可饶恕的是,李斯直接发动了臭名昭著焚书坑儒运动,致使我国夏商周历史至今还是一片空白,李斯造成了我国历史文化空前浩劫,也为清代的文字狱起了振聋发聩作用,在这一点上,李斯是罪不可赦的。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大秦帝国版图


五、李斯是大秦王朝的掘墓人

1.沙丘之谋不仅葬送了大秦王朝,最终也把李斯本人送上了不归路。

秦始皇东巡猝死沙丘,当时知道这事的只有胡亥李斯和赵高等极少数人,其中李斯作为当时权利最大丞相,直接决定着大秦王朝皇帝继承人。秦始皇遗诏是把皇位传给大儿子扶苏,这一点李斯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可耻投降妥协了。为什么妥协了呢?因为赵高抓住了李斯人生软肋,那就是扶苏一旦当了皇帝,李斯丞相就得让位给蒙恬,弄不好还会弄个满门抄斩下场。李斯吓破了胆,最终和赵高同流合污,逼死扶苏,把胡亥扶上了皇帝宝座。一开始李斯是忐忑不安的,但是当扶苏自杀之后,“胡亥赵高李斯均大喜”,说明此时的李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是决心昧着天良一条路走到黑了。后来赵高又逼死蒙恬蒙毅等大秦帝国股肱大臣,不能说李斯是助纣为虐,最起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扶苏自杀


2.李斯不是厚黑学鼻祖赵高对手。

赵高除掉了几个主要对手之后,就开始打算收拾李斯了。他先是给李斯挖坑。当时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烽火燎原,直接威胁秦王朝生死存亡。胡亥呢,骄奢淫逸昏庸无为,赵高就专门挑胡亥正和宫女妃子寻欢作乐时候让李斯前去上殿奏本,弄了几次,把胡亥惹毛了,他从内心开始讨厌李斯。正好这时李斯大儿子把守三川郡出了问题,放走了农民起义军,这让赵高抓住了李斯的小辫子。

李斯本来还想挽救大秦王朝,因为大秦帝国是他荣华富贵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人中龙凤的李斯是深谙其中利害关系的。所以他想劝劝小皇帝胡亥,不料胡亥讲起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居然把老谋深算的李斯都绕进去了。李斯为了保住自己荣华富贵,再一次放弃原则迎合胡亥,竟然向胡亥上了《上督责书》,胡亥大喜过望。结果结果是秦二世赵高把秦国王公贵族权贵大臣屠杀殆尽,李斯把全天下百姓逼到了“官逼民反”悬崖边缘。秦国人人自危,就如同冬天里野地里荒草,只要有一粒火星,就立马能把大秦王朝化为灰烬!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赵高指鹿为马


李斯和赵高开始从面和心不和又到了彻底撕破脸了。赵高想夺取李斯相位,李斯是想拼命保住自己相位。赵高向秦二世打报告说李斯儿子吃里扒外暗通起义军。李斯也上书说赵高这人不地道,迟早会祸国殃民葬送大秦王朝。在两方不断争斗博弈天平上,胡亥天平逐渐向自己老师和恩人赵高一方倾斜。在发现李斯打算使用非常手段收拾赵高时,秦二世终于下定最后决心:让赵高审判李斯,看看李斯到底有没有里通外国。

赵高露出了人渣凶暴面目。他抓住李斯想活命心理,用尽各种毒辣手段,终于让李斯屈打成招。李斯最后以谋反罪被处腰斩,夷灭三族。在刑场上,李斯流着泪对他二儿子说:“我想和你们几个一起出上蔡东门牵着黄狗去追逐狡兔,可惜啊,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李斯小篆是中国文字的基础


六、千秋功罪,只留下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忽明忽暗传说

李斯的人生轨迹,有光芒万丈旭辉,也有自私贪婪的龌龊。他之所以最终没能名列中华历史伟人榜,最关键是他“失其本心”。其实今天的许多贪官污吏都是从最初的“失其本心”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所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论是昨天今天明天一直将来,都将会是一句警世名言醒世通言!

纵观李斯一生,从野心勃勃追求荣华富贵到丧失本心拼命想保住来之不易荣华富贵,正是大多数人走过的人生之路。孟子说“功利是祸乱源头”,今天我要说,功利又何尝不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呢?人,追逐名利是本能也是天性,这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为了功利丧失本心,把功名利禄看得过重,甚至不惜牺牲大众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就大错特错了。假如李斯宁愿舍弃荣华富贵乃至生命断然阻止胡亥赵高阴谋篡位,那么李斯就有可能成为中华历史上人人顶礼膜拜的伟人圣人。假如李斯不贪恋荣华富贵,果断与胡亥赵高之流割袍断义,辞去丞相职位,像张良那样作赤松子逍遥游,那么李斯也必然会成为今天许多人学习效法的榜样。可惜李斯富贵名利心太重,最终不仅没能保住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搭上了自己和许多亲人性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焚书坑儒李斯是谋划人更是实际执行者


学习李斯胸怀天下搏击苍穹的鸿鹄之志,摒弃他追逐富贵贪恋富贵的思想糟粕,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义薄中天的人,做大事不图做大官,时时把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沉湎心底扛在肩上,在关键时候,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候,宁可舍身取义,不可苟且偷生,不然必将重蹈李斯人生覆辙,沦为新的李斯新的笑柄。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李斯被腰斩,天下人没有一个人同情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千古一帝秦始皇


李斯的被腰斩夷三族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今天的兵马俑依稀记得当年大秦帝国丞相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